春季胡萝卜小拱棚覆盖栽培技术

胡萝卜一般春季采种 , 秋季露地栽培 , 春季栽培易抽薹 。选用耐抽薹的品种 , 早春利用小拱棚覆盖反季节栽培 , 盛夏上市 , 亩产可达3500~4000公斤 , 经济效益显著 。现将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 供参考 。
一、施足基肥 , 精细整地
胡萝卜为根菜类蔬菜 , 应避开黏性土壤、连茬地块或有线虫为害的地块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 对幼苗出土、生长发育及根的膨大十分有利 。
播前深耕细耙 , 施足基肥 , 亩施圈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25~30公斤 , 或施用撒可富30~40公斤 , 撒匀耕翻 , 耕层深度25厘米左右 , 整平后做畦 。
二、适期播种
确定适宜播期是获得春胡萝卜高产高效的关键 , 胡萝卜春播过早容易抽薹 , 过晚播种导致肉质根膨大处在25℃以上的高温期 , 易产生大量畸形根 , 影响品质 。胡萝卜肉质根膨大的适宜温度在18℃~25℃ , 为了避开后期高温 , 应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尽量早播 。一般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 , 日平均气温达到14.5℃时即可播种 。
三、品种选择
根据早春气候寒冷和春播胡萝卜易抽薹的特点 , 春播应采用冬性较强耐抽薹的品种 , 并且要根据当地市场消费特点 , 选择市场消费对路、品质好、产量高 , 中早熟的品种 。一般京、津、沪等大中城市消费宜选用果皮、果肉及中心柱全红的品种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优良品种主要是由国外引进 , 如日本黑田五寸、改良黑田五寸、广岛、映山红等 。还有我国传统农家品种小顶红、扎地红等地方胡萝卜品种 。
四、浸种催芽
由于胡萝卜种子发芽率较低 , 一般只有65%~70% , 如果发芽条件差或采用陈种子 , 则发芽率更低 。早春小拱棚胡萝卜因气温低 , 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出土 。为了保证胡萝卜种子出苗整齐和幼苗茁壮 , 可采用浸种催芽后再播种 , 可提早出苗5~6天 。方法是:播种前搓去种子上的刺毛 , 将种子放在30℃~40℃温水中浸泡12小时 , 捞出后放在湿布包中 , 置于25℃~30℃下催芽 , 每天早晚用清水冲洗一次 , 保持种子湿润和温湿度均匀 , 3~4天待大部分种子露白芽后播种 。精细加工发芽率高的种子一般亩用种量300克 。
五、播种扣棚
由于春季干旱少雨 , 播种时可做平畦开沟撒播 。一般畦宽2米 , 净畦面宽约1.8米左右 , 可播种8~10行 , 即行距18~22厘米 , 开沟深约2厘米 。为了播种均匀 , 可掺沙土撒播 。播后覆土 , 搂平镇压 。然后浇水 , 水渗后贴畦面覆盖地膜 , 跨畦面插竹竿拱架 , 覆盖棚膜 , 四周压严 。
【春季胡萝卜小拱棚覆盖栽培技术】六、棚内温度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 , 温度应高些 , 棚内温度可控制在28℃~30℃ , 白天应尽量提高棚内温度 , 一般播后10天左右出苗 , 出苗前应及时撤去地膜 , 出苗后视天气情况适当放风 , 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 , 白天为20℃~25℃ , 夜晚气地温尚低 , 密闭风口 , 以保温为主 。
七、除草间苗
一般出苗后20天左右 , 选晴好天气 , 午后开棚进行间苗 , 将过密苗、劣苗及杂草及时拔去 。第一次间苗在幼苗1~2片真叶时进行 , 苗距3~4厘米 , 第二次间苗在4~5片真叶时 , 6~7叶时定苗 , 苗距在8~10厘米 , 间苗后随即将棚盖好 。为防杂草及时中耕除草 , 可在播种2~3天杂草露芽时 , 用50%氟乐灵喷雾除草 。中耕时注意培土 , 防止肉质根顶端露出地面形成青肩 。
八、水肥管理
播种后浇透水 , 幼苗期基本不浇水进行蹲苗 。撤棚后开始浇第一水 , 并随水施尿素每亩10公斤 。胡萝卜肉质根手指粗时进入膨大期 , 应及时浇水 , 保持地皮见湿见干 , 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和硫酸钾2~3次 , 每次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5公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