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电脑休眠、待机、睡眠的区别

启动电脑(包含台式机和笔记本)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从打开电源到进入操作系统(也就是所谓的冷开机)这个过程需要用户等待比较长的时间,如果驻留程序多,甚至要花三四分钟,所以大多数人都习惯长时间运行电脑而不关机,但这样做的话,非常耗电,很不环保 。对于笔记本用户来说,他们不仅希望每次进入操作系统的时间快,还希望最大程度地减少笔记本的电池耗电量,让笔记本能够长时间待机 。因此Windows[/url]给了用户几个选择,除了关机模式以外,还有休眠模式、待机模式以及]Windows[/url] Vista新增的睡眠模式,让电脑在闲置的时候进入低功耗状态甚至彻底断电,但又可以让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地进入操作系统 。NONO发现90%以上的用户都搞不清楚几个模式之间的区别,也很少去用这几个模式,所以NONO在这里特别为大家进行讲解 。
Windows XP和Windows Vista都支持“高级配置和电源界面”(ACPI)的标准电源管理技术,使操作系统能控制电脑及外围设备的供电情况 。而休眠模式、待机模式、睡眠模式,简单来说,都是将电脑转入低功耗状态甚至彻底断电的电源管理模式 。乍看之下,它们似乎差不多,但其实它们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

表1


表1
注:表1和表2为一个表格 。
NONO贴心问答:
1.为什么在电脑里找不到相关选项或找到后不可用?
几种模式要求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都支持“高级配置和电源界面”(ACPI)和“高级电源管理”(APM),如果电脑硬件配置不支持的话,就找不到相关选项 。此外,可能是电脑中的某些设置被系统管理员用组策略禁用甚至是删除 。也可能是相关选项被关闭或已经打开了“混合睡眠” 。另外,如果硬盘剩余空间小于内存容量,同样会出现不可用的情况 。
2.哪些情况必需正常关机才行?
如果想改动电脑的硬件配置或是处于特定飞行阶段(指乘坐飞机过程中,起飞或着陆)的时候,得正常关机才行(虽然休眠模式在彻底断电后其实是等同关机的,但有可能因误操作唤醒操作系统) 。此外,如果打算长时间(例如数天以上)不用电脑的话,也建议将电脑彻底关闭 。
3.进入相关模式的电脑要如何才能唤醒操作系统?
大多数电脑都可以通过轻按电源按钮(注意,重按电源按钮会“重启动”操作系统)、按键盘上的任意键、单击鼠标按钮、打开笔记本上盖等方式来唤醒操作系统,具体情况以电脑随机附带的说明书为准 。
4.如何防止待机模式耗尽电池电量?
鉴于休眠模式会耗尽电池电量,而导致数据丢失,我们可通过设置让电脑在达到指定的非活动时间或电池电量时,自动转入休眠模式 。
5.“混合睡眠”和睡眠有什么区别?
“混合睡眠”在达到指定非活动时间后,数据就会自动保存到硬盘里的休眠文件中,然后关闭电脑 。而睡眠则要等到电池电量严重不足时才会将数据保存到硬盘里的休眠文件中,然后关闭电脑 。前者主要针对台式机推出,而后者主要服务于笔记本 。
为了方便大家更直观地对比几种模式的区别,NONO请电脑报产品评测中心的工程师用同一台笔记本分别预装Windows XP和Windows Vista,对几种模式进行了测试[/url](Windows XP[测试[/url]待机模式, Windows Vista测试休眠模式和睡眠模式),以下是测试数据:

表3
很显然,休眠模式、待机模式、睡眠模式唤醒操作系统要比正常开机进入操作系统快一些,而且可以直接恢复数据,方便用户继续进行上一次运行操作系统时的应用 。进入待机模式和睡眠模式,比正常关机要快,而进入休眠模式则比正常关机要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