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部电磁辐射危害被夸大


日前 , 一则关于一热销车型“车内电磁辐射远超变电站”帖子引起关注 。电磁辐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哪些地方存在电磁辐射?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避免被电磁辐射伤害?日前 , 中科院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徐杰接受本报采访时称 , 有电的地方就有辐射 , 但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 “其实车内的电磁辐射多数低于家用电器 。”徐杰透露 , 该中心检测过的一些车型 , 车内辐射量远低于电吹风、电磁炉等家用电器的 。
辐射源:有电的地方就有辐射
电磁辐射是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形态存在的物质 。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 , 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 , 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 。围绕在人类身边的天然磁场、太阳光、家用电器、高压输变电线等都在向外发出强度不同的电磁波辐射 , 只要有电的地方就有辐射 。
汽车由于使用电子设备越来越多 ,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辐射源 , 但相比而言 , 还是比较安全 。徐杰也表示 , 车内导航、无线电等设备都可能产生辐射 。在日常生活中 , 辐射的源头更多提及的是家用电器 , 一辆车的辐射甚至远不及大家常用的小手机 。世卫组织的研究表明 ,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 , 为此最好把手机拿远一点 , 等手机接通之后再拿近听 , 或者佩戴防辐射耳机接听电话 。
缺位:没有相关国家标准
【汽车内部电磁辐射危害被夸大】对公众环境工频电磁辐射限值 ,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 , 我国一直采取国际辐射保护协会推荐的限值0.1mT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其他国家的更为严格的标准——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官网把危险值设定在0.4μT(4mG) , 国际上认同儿童居住环境中的磁场强度也不应超出这个标准;瑞典则是首个认为电磁辐射强度在0.2μT(2mG)以上就会对人体有害的国家 。
国际非游离辐射保护委员会(ICNIRP)规定:“在电器2米范围外 , 居民所受1.00mG毫高斯以内为安全 。”
徐杰也表示 , 其实 , 国家是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 所以公众一般难以把握 。一整车厂工作人员向机长透露 , 目前在汽车行业内尚无专门有关车内电磁辐射的强制标准 , 一般车企在生产汽车时也不会专门就车内电器设备对人体的辐射进行检测 。
名词解释:什么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又称电子烟雾 , 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 , 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举例说 , 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 , 便会产生电磁能量 。
最有效措施:少开车
“针对车内辐射 , 其实没有特别有效的防护措施 , 最好的办法是不要长时间驾驶 , 以减少和汽车辐射源的接触 。”徐杰说 , “开车穿防辐射服不太现实吧!降低辐射主要靠汽车厂家的自觉了 。”
当然 , 也有人提议在车内穿上防辐射服、防辐射围裙;车内常备防辐射卡;此外 , 在日产生活中 , 多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蛋白质的食品 , 如胡萝卜、白菜、豆腐、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 。
此外 , 有售后服务人员也表示 , 车主还可以通过给爱车进行汽车隔音处理 , 在降低车内噪音的处理 , 也可以有效减少车内辐射 。而对孕妇、小孩、老人而言 , 无论从安全还是防辐射的角度 , 坐在汽车后排都是较为稳妥之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