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提出“不平则鸣”的批评家是谁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提出“不平则鸣”的批评家是谁

文章插图
“不平则鸣”是韩愈提出的,意思是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和痛苦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 。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 。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提出“不平则鸣”的批评家是谁

文章插图
《送孟东野序》节选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提出“不平则鸣”的批评家是谁

文章插图
“不平”表现在哪里
这里的不平,可以作两种解释,一种是不公平,一种是不平静 。
原文前半段的“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等所体现的是第二种,不平静则鸣 。而结合到这篇文章是写给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孟郊的,也体现了第一种,不公平则鸣 。
韩愈简介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提出“不平则鸣”的批评家是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字退之,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代表作有《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进学解》、《杂说》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