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01、像宇宙万物一样 , 恒星也会衰老死亡 。一些大质量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燃料耗尽时 , 内核会急剧塌缩 , 所有物质快速的向着一个点坍缩 , 最终坍缩成一颗黄豆大小的奇点 , 并形成一个强大的力场漩涡 , 扭曲周围时空 , 成为黑洞 。

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已证实 , 在浩瀚的宇宙当中 , 有无数的黑洞神秘地藏身于各星系中 。
但人类却从未直接“看”到过黑洞 , 并不知道它的真实模样 。
为了能一睹黑洞真容 , 2017年4月5日到14日之间 , 来自全球30多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庞大观测计划 。他们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阵列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网络 , 希望利用其捕获黑洞影像 。
最终 , 科学家们成功拍摄到了黑洞的第一幅“照片” 。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 , 这张照片在美国华盛顿、中国上海和台北、智利圣地亚哥、比利时布鲁塞尔、丹麦灵比和日本东京六地同时发布 。传说中的黑洞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
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张黑洞照片是如何拍摄的 , 采访人员为您揭秘整个过程 。
认识黑洞
理论上 , 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 。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 , 该势力范围称作黑洞的半径或称作事件视界 。
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那么 , 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像宇宙万物一样 , 恒星也会衰老死亡 。一些大质量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燃料耗尽时 , 内核会急剧塌缩 , 所有物质快速的向着一个点坍缩 , 最终坍缩成一颗黄豆大小的奇点 , 并形成一个强大的力场漩涡 , 扭曲周围时空 , 成为黑洞 。
宇宙中 , 根据质量天文学家们将宇宙中的黑洞分成三类:恒星级质量黑洞(几十倍—上百倍太阳质量)、超大质量黑洞(几百万倍太阳质量以上)和中等质量黑洞(介于两者之间) 。
根据理论推算 , 银河系中应该存在着上千万个恒星量级的黑洞 。然而 , 因为黑洞自身不发射和反射电磁波 , 仪器和肉眼都无法直接观测到它 。
既然无法“看见” , 那怎么就知道它存在呢?天文学家们主要是通过各种间接的证据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沈志强:“主要有三类代表性证据 。一是恒星、气体的运动透漏了黑洞的踪迹 。黑洞有强引力 , 对周围的恒星、气体会产生影响 , 于是我们可以通过观测这种影响来确认黑洞的存在 。二是根据黑洞吸积物质 , 也就是吃东西时发出的光来判断黑洞的存在 。第三则是通过看到黑洞成长的过程‘看’见黑洞 。”
到目前为止 , 通过间接的观测 , 科学家们在银河系发现和确认了20多个恒星级质量黑洞 , 但可能有上千万个恒星级黑洞候选体 。
沈志强说:“宇宙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 。我们居住的银河系中心就有一颗 , 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400多万倍 。除此之外 , 银河系还有很多恒星级黑洞 。”
这些神秘的黑洞和宇宙的诞生和演化有何关系?它和所在的星系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它又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 会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为了更准确清晰地解答这些问题 , 科学家们想直接“看”到黑洞 。
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准备“相机”
广义相对论预言 , 虽然黑洞本身不发光 , 但因为黑洞的存在 , 周围时空弯曲 , 气体被吸引下落 。气体下落至黑洞的过程中 , 引力能转化为光和热 , 因此气体被加热至数十亿度 。黑洞就像沉浸在一片类似发光气体的明亮区域内 , 事件视界看起来就像阴影 , 阴影周围环绕着一个由吸积或喷流辐射造成的如新月状的光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