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什么著作?

01、法医学
《洗冤集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 作者是南宋的宋慈 。本书是中国现存第一部系统论述古代司法检验之专著 , 后世法医著作 , 大多以此为蓝本 , 内记人体解剖、尸体检查、现场勘察、死伤原因鉴定及急救、解毒等内容 , 深受世界法医界重视 。

《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什么著作?

文章插图
《洗冤集录》 , 法医著作 , 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 , 4卷 。南宋宋慈(惠父)著 , 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 。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 , 亦详加论述 。本书内容丰富 , 见解精湛 , 虽间有论析欠当之处 , 但绝大部分内容源于实践经验 , 是中国较早、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 。
【《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什么著作?】本书问世后“官司检验奉为金科玉律” , “入官佐幕无不肄习” 。凡“士君子学古入官 , 听讼决狱 , 皆奉《洗冤集录》为圭臬” 。本书是中国现存第一部系统论述古代司法检验之专著 , 后世诸法医著作多以本书为蓝本 , 或加注释 , 或予以增补 , 并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 , 曾先后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 。深受世界法医界重视 。
全书共53条 。卷一为检尸法令、检复总说和疑难杂说(上);卷二为疑难杂说(下)和检尸的顺序、方法 , 其中包括初复检、验尸、妇人及小儿尸、尸体的四时变动、验未埋葬尸、坏烂尸和无凭检验等;卷三为验骨、论沿身骨脉及要害处、自缢、被打勒死假作自缢死及溺死;卷四为各种死因的鉴别 , 其中包括验他物及手足伤致死、自刑、杀伤致死、汤泼致死、火烧致死、服毒致死、病死等;卷五主要介绍各种死因鉴别 , 其中包括验罪囚死、受杖致死、跌死、塌压死、雷震死、虎咬死、蛇虫伤致死、酒食醉饱致死、醉饱后踏死、发掘棺木验尸以及辟秽方、救死方等 。
本书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 , 大辟莫重于初情 , 初情莫重于检验” 。强调检尸官吏仵作的职责、道德、必备技能和注意事项 , 如验官赴命案地检尸 , 切须注意勿骚扰乡众;检官接案后 , 不可接见在近官员、秀才、术人、僧道等 , 以防奸欺;验官遇夜住宿 , 须问清是否死者家属 。书中特别提醒验官须提防下属吏作敷衍塞责 , 贪利作假;还规定验尸程序和文字记录要求;系统阐述尸体检查方法和在各种死亡条件下的检查所得 , 对案情的正确判定颇有影响 , 尤其着重指出与审案有重大关系的生前或死后损伤的皮肤、肌肉、骨骼特征合鉴别要点 , 焚死和焚尸、自缢和勒死的区别 。并要求验官和仵作先细看顶心发际、耳窍、鼻孔、喉内、粪门、产门等人体隐蔽处 , 以防暗插针签之类 。
对机械性窒息死亡 , 分自缢、勒死、溺死和外物塞口鼻死四种 。还记述自缢致死的绳套有活套头、死套头、单系十字和缠绕系的不同 , 认为“八字不交”是自缢索沟最重要的特征 。又指出牙齿出血也是鉴别窒息死亡的征象 。针对四季不同气温、湿度和死亡时间长短等条件 , 分别细述尸体腐败的程度以及腐尸的性状、腐尸和常尸的区别 。书中虽未提“尸斑”名称 , 但对尸斑发生特征和分布部位有正确描述 。还多处记载近似现代检尸的规程和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