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什么意思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该句出自《论语·子罕》,《论语·子罕》是春秋战国的语录体散文,本篇共包括31章 。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 。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论语·子罕》原文节选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论语·子罕》原文注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什么意思】(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 。此处言其多 。
(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
《论语·子罕》原文翻译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
《论语·子罕》原文赏析“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 。“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 。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 。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创作背景《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
作者介绍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