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 二 )


假使尚有贪心,起念与人争名夺利,便是放不下,严格说来,实未通经,应当反省,一切贪心妄念起时,当即克制,这就是“克念作圣” 。读经不希望作圣则已,希圣就应当如此用功 。
《论语》的创作背景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 。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 。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 。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 。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
《论语》的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