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窖藏方法

红薯贮藏期间正是严冬,寒冷季节,保持适宜的温度是安全贮藏的关键 。目前,贮藏红薯普遍采用窖藏的方法 。因窖藏能利用地下热和薯块的呼吸热来保温防冻,比较安全 。
红薯贮藏时间较长,多达4-5个月,入窖前,一定要严格挑选,剔除破伤薯、病虫薯、裂薯及受冻薯等 。入窖前要在窖底和窖四周铺垫干草 。贮藏期间一定要专人管理,勤加检查 。管理工作主要是调节窖内温度,防止病害发生,并必须根据贮藏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做好管理工作 。
【红薯窖藏方法】1、贮藏初期 。入窖后的20-30天内称发汗期,要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 。因初期薯块呼吸旺盛,窖温较高,湿度也大,必须注意通风散热,不要封闭窖门 。待到窖外气温接近10℃时才可以封窖,使窖温稳定在12-14℃,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
2、贮藏中期 。入窖后的30-40天至翌年温度回升之前称越冬期,管理工作要以保温防寒为中心 。因此阶段薯块呼吸减弱,发热量少,外界气温又低,因此,窖外必须加厚土层,严封窖门;窖内要盖草保温,保持窖温在12-14℃之间,并要防止雨雪渗入和老鼠为害 。
3、贮藏后期 。开春以后,气温回升之时称回暖期 。窖内经过冬季封窖;氧气缺乏,薯块生活力有所降低,如遇高温很容易感病,并会迅速蔓延 。这个阶段管理工作要以通风换气、稳定窖温为主 。在保持窖温12-14℃的前提下,减少覆盖,逐渐打开窖门,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薯块正常呼吸 。但此时的天气时冷时热不稳定,随时注意保温和散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