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崔颢解释全诗赏析 黄鹤楼原文

解释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
【黄鹤楼崔颢解释全诗赏析 黄鹤楼原文】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
阳光下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赏析
《黄鹤楼》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流逝、人去楼空以及世事渺茫感慨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

黄鹤楼崔颢解释全诗赏析 黄鹤楼原文

文章插图
《黄鹤楼》原文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黄鹤楼》注释⑴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
⑵昔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
⑶悠悠:飘荡的样子 。
⑷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在黄鹤楼之西,汉水北岸 。
⑸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市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
⑹乡关:故乡家园 。
⑺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
黄鹤楼崔颢解释全诗赏析 黄鹤楼原文

文章插图
《黄鹤楼》创作背景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 。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
《黄鹤楼》作者介绍崔颢,唐代诗人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 。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 。唐玄宗天宝(742年—756年)初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 。
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 。《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