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的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的意思

季氏将伐颛臾的翻译: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 。该句出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季氏将伐颛臾》,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 。全文虽由对话构成,但语言流畅,富于变化,有浓厚的论辩色彩 。

季氏将伐颛臾的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的意思

文章插图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 。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 。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 。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 。’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 。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
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 。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
《季氏将伐颛臾》注释1、季氏:又称季孙氏,鲁国贵族季友之后,这里指季康子,春秋鲁国大夫,名肥,把持朝政 。颛臾(zhuān yú),鲁国一个附属小国,其位置在今山东费县西北附近,传说颛臾的国君是伏羲的后代,姓风 。季氏也称季孙氏,是春秋时期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这一族是鲁桓公的儿子季友的后裔 。旧说季氏贪颛臾土地而攻之 。依文意乃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 。
2、冉有、季路:都是季康子的家臣 。冉有,名求,字子有 。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 。两人都为孔子弟子 。见:谒见,拜见 。于:引出对象,无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