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的栽培技术

旋覆花是菊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中部,原本是一种野草 。不过也是我国一种比较悠久的中药材,主要入药部位为旋覆花的花序,主要用于治疗咳喘痰多及胸膈脾满等 。有着消痰行水,治痰饮壅滞等功效 。那么旋覆花该怎么种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旋覆花的栽培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旋覆花的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1、选地整地
旋覆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在山坡地、河边等各种地块土壤都能够良好生长 。但是土壤性质不同对旋覆花的生长是会造成一定影响的 。在人工种植的时候要选择排灌正常、肥力充足的有机物质丰富土壤进行种植 。这样才能够充分的保证旋覆花的生长,提高旋覆花的产量及品质 。在选好地之后要做好整地工作,整地深度不得低于25厘米,然后每亩施入大约3500千克左右的腐熟农家肥左右基肥,整平做畦 。
2、繁殖方法
旋覆花的繁殖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首先我们需要控制好播种行距,将其控制在28厘米左右挖好播种沟,然后将种子全面均匀的撒入播种沟内 。再覆盖细土,将其压实踩紧,覆盖一层稻草,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 。大约3周左右即可出苗 。出苗后将稻草撤走,保证土壤湿润的同时防止板结,避免杂草横生 。如有杂草出现,还需要做好除草工作,防止杂草抢夺营养,影响幼苗生长 。
3、田间管理
当幼苗长到4厘米左右的时候,要做好间苗工作,去除弱苗死苗,保留生长健壮的幼苗 。然后在7-8厘米左右的时候,将株距控制在17-18厘米左右定苗,在缺苗穴补上同等生长的健康幼苗 。在每年夏季的时候要注意中耕除草,每次除草后要及时追肥,肥料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 。然后在每次采收后进行培土工作 。注意观察土壤墒情,过于干旱时及时浇水,多雨天导致积水或者是浇水过多的时候要做好松土管理,防止土壤板结,导致幼苗根部腐烂,降低水分蒸发,做好排水工作 。
4、病虫害防治
旋覆花是可多年生长的,虽然病虫害的发病率不高,但是在种植超过3年以后,植株部分老根逐渐老化,抗病能力也会有所下降 。因此病虫害的发病率也会上升,极易发生枯萎病、根腐病等 。我们要加强排灌工作,注意排水,增强旋覆花的长势,提高生长能力 。在发病后要及时拔除病株,然后检查具体病害,进行对症防治 。例如根腐病的话,可使用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
【旋覆花的栽培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