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赵高是什么结局,李斯为何要与赵高合作篡位


《大秦赋》赵高是什么结局,李斯为何要与赵高合作篡位

文章插图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赵高的事迹,尤其是他颠覆了秦朝,将这个刚刚建立没几年的大一统王朝推入深渊,但这一切的前提在于,赵高能够得到秦始皇嬴政的信任 。但赵高既然不坏好心,为什么嬴政原本看不出来?赵高究竟是如何赢得嬴政的信任的,在他身边待了这么多年,为何嬴政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1、赵高是如何赢得嬴政的信任赵高是一个巧言令色、逢迎献媚的人,仅仅两招就获得嬴政的信任 。第一招就是巧言令色,深得人心 。他第一次出现就是在清洗章台宫的台阶,嬴政看到让人询问,赵高回复表示嫪毐之乱祸乱太深,把章台宫糟蹋得难以收拾,所以他每天都在清洗台阶 。嬴政听得这番话,决定留他成为自己的近侍 。
表面上这番话只是赵高的工作,但是放在嫪毐之乱刚刚平息,嬴政心里很不痛快,身边又正好缺人,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赵高的这番话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赵高对嫪毐这种人痛恶深绝,所以在自己的本能工作里反复清洗台阶,要把污渍清洗干净,这让嬴政觉得这样的人很忠心,要是培养起来当近侍会很安心 。
第二招赵高显露自己的聪明和勤奋,他在嬴政眼里只是一个寺人,所以表现出来会得到重用 。他比嫪毐更聪明,从嬴政这里入手,就能有机会接近王权 。
李斯是嬴政的一大重臣,辅佐他统一六国,看人看事很准,却在赵高这里看走了眼 。以至于在嬴政暴毙之后,听信赵高谗言伪造遗诏扶胡亥为王,逼迫扶苏自杀,最后被赵高所害 。由此可以看出赵高心计多深,这又是一个比嫪毐还危险的人 。
2、李斯为何要与赵高合作篡位《大秦赋》里吕不韦被驱逐咸阳后,李斯成为嬴政最倚重的人,因为两人都有一统六国的夙愿,李斯曾说要帮助嬴政实现大一统,让天下尽归秦国,后来秦朝建立,嬴政成为秦始皇,李斯也变成了大秦丞相,可是李斯的结局很惨,他没想到有天会死在一个宦官手里,这个宦官就是赵高 。
李斯是战国末年楚国人,他曾在齐国求学,有一身才智却无处施展,后来在韩非子的建议下,他只身前往秦国,当时秦国国力是七国里最强的,李斯刚到秦国便受到吕不韦的器重,这才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之后秦王与李斯见面,两人有惺惺相惜之感,觉得只有实现大一统才能拯救百姓于水火,就这样,李斯深得秦王信任,封他为客卿 。
剧中嬴政为了安抚宗室,便下令驱逐外客,李斯写了一封《谏逐客书》递交嬴政,嬴政果断采纳李斯建议,取消逐客令,宗室和外客都一视同仁,李斯也因此被封为廷尉 。
李斯前半生确实很风光,走的也挺顺,没有经历大灾大难,但是后半生李斯却活得很窝囊 。秦始皇死后,赵高用李斯的家眷性命逼迫他发动沙丘之变,篡改了秦始皇诏书,废黜了太子扶苏,另立胡亥为帝,李斯并不是心甘情愿跟赵高合作的,他逼不得已只能如此 。
后来秦二世胡亥为修阿房宫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全国人民都加入了反秦起义,李斯想要劝谏的胡亥减少徭役,可是胡亥根本不理会,甚至把李斯打入大牢,赵高趁机诬陷李斯之子李由谋反,李斯被屈打成招,最后胡亥下令将其车裂,夷三族,李斯为大秦鞠躬尽瘁,却得到了这样的下场实在可悲 。
3、赵高是什么结局赵高传假诏书斥责蒙恬戍边十几年无战功,多次非议朝政,对皇帝不忠,令其自裁 。蒙恬知道有诈,据理力争,不服,被关进阳周(陕西子长北)的监狱里 。蒙恬的兄弟蒙毅被赵高囚禁在代郡(河北省蔚县东北)的监狱中 。赵高逼蒙毅自尽后,又去逼蒙恬,蒙恬极尽绝望,服毒离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