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姜的种植技术


洋姜的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洋姜学名菊芋 , 别称鬼子姜、五星草等 , 为菊科向日葵属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 , 高1~3米 , 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 , 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 , 可以食用 , 也可作制取淀粉和酒精的原料 , 在宅舍附近种植兼有美化作用 ,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洋姜的种植技术吧!
洋姜的生长习性
洋姜原产北美洲 , 经欧洲传入中国 , 现中国大多数地区有栽培 。耐寒抗旱 , 块茎在-30℃的冻土层中可安全越冬 。早春幼苗能忍受轻霜 , 秋季成叶能忍受短期-4~-5℃ 。温带18~22℃、光照12小时有利于块茎形成 。耐瘠薄 , 对土壤要求不严 , 除酸性土壤 , 沼泽和盐碱地带不宜种植外 , 一些不宜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 , 如废墟、宅边、路旁都可生长 。
洋姜的繁殖方法
春季解冻后 , 选择20~25克重的块茎播种 , 亩需块茎种子50千克 , 株行距0.5?.5米 , 播种深度10~20厘米 , 播后30天左右出苗 。洋姜一年播种 , 收获后有块茎残存土中 , 翌年可不再播种 , 但为了植株分布均匀 , 过密的地方要疏苗 , 缺株的地方要补栽 。
洋姜的栽培技术
1、除草:洋姜出苗后 , 要及时补苗 , 结合补苗进行1次除草 。中耕除草一般播后30~40天中耕松土 , 深度6厘米左右 , 结合中耕进行除草 。第2次中耕在现蕾以前 , 结合除草进行 , 为块茎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 , 在块茎膨大期要摘花摘蕾 , 以促使块茎膨大 。
2、施肥:洋姜秋季采收后整地 , 亩施土杂粪肥5000千克 , 70%撒施 , 30%播种时集中沟施 。另施硫酸钾15千克 , 深耕30厘米 , 耕后整平作畦以备播种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 生长期需追施两次肥 , 第一次在5月下旬前后 , 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 , 促使幼苗健壮多发新枝 。第二次在现蕾初期 , 每亩追施硫酸钾15千克 , 追后浇水 。
3、浇水:洋姜的苗期、拔节期、现蕾期和块茎膨大期是浇水的4个关键时期 , 一般可在4月中旬浇出苗水 , 5月下旬浇拔节水 , 8月中旬浇现蕾水 , 10月中旬浇块茎膨大水 。洋姜虽然抗旱 , 但土壤水分充足时能大幅度提高产量 。
洋姜的采收贮藏
1、收获:秋后正值洋姜块茎快速生长的时期 , 待到10月上旬洋姜的叶、茎完全被霜冻死 , 即可收获地下块茎了 。采用人工或机械等办法 , 把洋姜块茎从土里取出即可 。如果是第二年春季用洋姜的话 , 可以在秋后把洋姜杆割去 , 不收洋姜块茎 , 但第二年春季要尽可能早些取出 , 否则发芽很快(地温2℃即开始萌发) , 影响洋姜质量 。
2、贮藏:秋季挖一浅窖 , 把洋姜放入 , 随即撒上沙土 , 保持湿度和足够的通气 , 然后四周盖上5厘m厚的土 , 不要让洋姜暴露出来 。大量贮藏时可用草把子作几个通气孔 。洋姜在0℃以下即开始冬眠 , 冬季贮藏期间怕热不怕冷 , 只要有土盖住 , -50℃也不会被冻死 , 第二年仍可发芽生长 。
【洋姜的种植技术】3、运输:洋姜的包装一般可采用塑料编织袋包装 , 即透气又保湿 , 一般放置10~20天没问题 。运输可采用汽运或铁路运输 , 采用汽车运输应将洋姜用苫布盖好 , 以免失水过多 。铁路运输最好选用通风的车皮装载 。若选择船运 , 应将洋姜置于通风良好、低温的状态下海运时间最好不超过30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