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是什么意思 见善则迁的出处

“见善则迁 , 有过则改”在《周易》中的意思: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比如好的习惯 , 好的品行等等)要去学习改进 , 相反 , 发现(或对比)自己有不对的地方要及时改进 。语出先秦时期周文王姬昌所作的《周易》中 , 原文节选为:“益 。利有攸往 , 利涉大川 。象曰:风雷 , 益 。君子以见善则迁 , 有过则改 。”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是什么意思 见善则迁的出处

文章插图
深度解读
向着真善美的方向不断迈进 , 当然是对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有了过错就能立即改正 , 也意味着个人素质能及时摆脱下滑的危险 , 因而也是一种智慧的提升 。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是什么意思 见善则迁的出处

文章插图
由此得出 , “迁善改过”是不断提高和增强个人素质的重要手段 。那种盲目自赏、我行我素且拒不迁善改过的人 , 是很难在素质上获得增益的 。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是什么意思 见善则迁的出处

文章插图
《周易》简介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是什么意思 见善则迁的出处】《周易》即《易经》 , 《三易》之一 , 是传统经典之一 , 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 , 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 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 , 作为占卜之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