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白居易古诗意思 花非花白居易古诗翻译

意思: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分到来,天亮以后离去 。来时像春梦一样能有多少时间?去时又好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 。
《花非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杂言古诗 。此诗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

花非花白居易古诗意思 花非花白居易古诗翻译

文章插图
《花非花》原文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花非花》注释⑴花非花:词牌名称,由白居易自度成曲 。
⑵来如:来的时候 。
⑶几多时:没有多少时间 。
⑷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
⑸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 。
《花非花》赏析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 。当时各级官府都有一定数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使 。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花 。
【花非花白居易古诗意思 花非花白居易古诗翻译】次句“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 。借“雾”为“婺” 。“婺女”即女宿星 。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 。
“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说人 。语意双关,而主要是说人 。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 。
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感叹 。上句言会短,下句言别长 。其中“梦”、“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会 。
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得巧妙,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很含蓄,富于诗意 。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 。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
花非花白居易古诗意思 花非花白居易古诗翻译

文章插图
《花非花》创作背景《白氏长庆集》中有《真娘墓》以及《简简吟》二诗,且二诗均为悼亡之作 。此《花非花》诗与以上二诗同卷,编次其后 。《花非花》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所作 。据诗意,亦属往事虽美,却如梦如云,不复可得之叹 。
《花非花》作者介绍白居易,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 。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