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腔是谁改良的


昆山腔是谁改良的

文章插图
魏良辅 。明代嘉靖三十九年前后,魏良辅创造了水磨调的唱法,而且使水磨调的唱法成为昆山腔的正宗 。经改革的昆山新腔更是柔美婉转、清俊温润 。魏良辅昆腔的唱法在流传的过程中也有稍稍的变化,形成了昆山、苏州、无锡三派,各具风格 。
昆剧,原名昆山腔,发源于元末明初的苏州府昆山县,是中国戏曲的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 。
【昆山腔是谁改良的】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 。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水磨腔这种新腔奠定了昆剧演唱的特色,充分体现在南曲的慢曲子中,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 。
昆剧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 。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 。其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