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在康复期可以艾灸吗?需要注意什么?

可以灸!
艾灸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我国的中医文化的瑰宝!
1、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 《黄帝内经》
2、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 《扁鹊心书》
3、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扁鹊心书》
4、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医学入门》
5、中医有三宝:一碗汤(药),一根针,一柱灸 。拨上一罐病去一半,
6、吃药是苦的,打针是疼的,用灸是温暖的 。
艾灸养生贵在坚持,所以有句古言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此言除了说七年的久病,要寻求三年的陈艾对治外,还含有说身体多年透支所造成的各种不适和病痛,特别是慢性难治病,要长时间或三年以上的艾灸养生调理过程才能恢复之意,因为病不是一夜之间得的,调理也要让身体慢慢由量变向质变改善 。
三伏艾灸,锦上添花!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亦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 。天人合一 天人相应
三九艾炙,雪中送炭!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
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进行三九灸,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强壮脏腑,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 。
艾灸的注意事项
一、艾灸适宜人群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
3、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不适合
二、艾灸不适宜人群
1、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
2.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不适宜用艾灸
三、艾灸前、中、后注意事项
艾灸前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 。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
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
3、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禁用!
建议最后加灸: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涌泉(由上往下灸,达到引火下行的作用,最好配合喝淡盐水)!
艾灸疗法是一种绝佳的 “祛寒湿” “补阳气” “调虚实” 的方法!
【身体在康复期可以艾灸吗?需要注意什么?】三年之病,求七年之艾,家有爱火不求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