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来历和风俗简短 冬至节气简单介绍

在我们的24节气中,冬天就有很多个节气,然而仪式感最强的一个节气也就是冬至了,有些地方冬至会吃饺子,有些地方冬至会吃汤圆……各地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那么到底冬至的来历和风俗都有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
冬至的传统习俗
1、祭祀
从周代起,冬至这一天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
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祭祖,即便是最贫穷的人家,都会拿出平时的积蓄来添置新衣,准备祭祀用品 。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
3、九九消寒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简短 冬至节气简单介绍】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 。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4、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现在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
5、红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
冬至节气的来历
每年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至者,极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夏历) 。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恪遵宪度抄本》“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
冬至象征着团圆,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在这一天我们都是尽量会和家人们一起度过的 。祝愿大家都能平安健康的度过每一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