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种类 刮痧种类与操作大全

刮痧治病, 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刮痧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施术于皮肤、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 把阻滞在人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通过皮肤排泄出来, 达到预防治疗疾病及促进机体康复 。 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刮痧疗法的种类及操作吧 。
刮痧疗法包括持具操作和徒手操作两大类 。 持具操作又包括刮痧法、挑痧法、放痧法 。 徒手操作又叫撮痧法, 具体包括揪痧法、扯痧法、挤痧法、焠痧法、拍痧法 。

持具刮痧操作
刮痧法
刮痧法又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两种
直接刮法
指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 然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 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
间接刮法
现在病人将要刮拭的部位放一层薄布, 然后再用刮拭工具在布上刮拭, 称为间接刮法 。 此法克保护皮肤 。 适用于儿童、年老体弱、高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抽搐、某些皮肤病患者 。
挑痧法
术者用针挑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 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 具体方法为:术者用酒精棉球消毒挑刺部位, 左右捏起挑刺部位的皮肉, 右手持三菱针, 对准部位, 将针横向刺入皮肤, 挑破皮肤约0.2-0.3厘米, 然后再深入皮下, 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或青筋, 有白色纤维组织的地方, 挑尽为止 。 如有青筋的地方, 挑3下, 同时用双手挤出淤血 。 术后碘酒消毒, 敷上无菌纱布, 胶布固定 。
放痧法
放痧法又分为泄血法和点刺法 。
泄血法
常规消毒, 左手拇指压在被刺部位下端, 上端用橡皮管结扎, 右手持三菱针对准被刺部位静脉, 迅速刺入脉中0.5-1分深, 然后出针, 使其流出少量血液, 出血停止后, 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 当出血时, 也可轻按静脉上端, 以助淤血排除, 毒邪得泄 。 此法适用于肘窝、腘窝、及太阳穴等处的浅表静脉, 用以治疗中暑、急性腰扭伤、急性淋巴管炎等 。
点刺法
及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 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 经常规消毒后, 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 右手持针, 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公分深, 随即将针退出,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 使少量出血, 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 此法多用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 如十宣穴、十二井穴或头面部的太阳穴、印堂穴、攒竹穴、上星穴等 。
【刮痧疗法种类 刮痧种类与操作大全】

刮痧疗法种类 刮痧种类与操作大全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