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任性意识心得体会 如何培养孩子任性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任性意识心得体会 如何培养孩子任性意识

文章插图

1、采用“负强化”的方法 。 任性,哭闹,家庭教育当孩子任性时, 有的家长大声训斥、恐吓, 甚至打骂, 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使孩子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家长抗争 。 家长可以用“负强化”的方法, 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任性 。 例如, 孩子吵着要买玩具, 甚至在地上打滚, 父母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打骂的方法, 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 。 当孩子闹够了, 从地上爬起来时, 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 但你现在不闹了, 真是一个好孩子 。 ”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 跟孩子讲道理, 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 。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 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 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 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 。 如一个跟着母亲购物的儿童, 在商场里玩得很上瘾 。 母亲急着赶回家, 可他就是不愿意走 。 如果母亲说, “我们回家吧 。 ”他可能坚持要在商场玩;如果母亲说, “走, 妈妈带你去坐汽车 。 ”他可能愉快地答应了 。 然后妈妈领着他坐公共汽车回家 。
3、在情绪上表示理解, 但在行为上要坚持对他的约束 。 如吃饭的时候, 孩子忽然想起爱吃的菜今天没有, 就生气地拒绝吃饭 。 即使冰箱里有原料, 母亲也不应该迁就孩子给他做, 应明确表示饭菜准备好了, 就不应该随便更换 。 如果孩子继续闹, 可以让他饿一顿, 等他感到饥饿时, 自然会找食物吃 。
4、有时可以采用暂时回避的方法 。 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纠缠不休, 这时, 家长可以暂时不去理他, 让他感到哭闹的方法是无效的, 他就会停止 。 事后可以与他坦诚地交流, 让他说明原因 。 在这时再进行说服教育工作 。 这种方法对于理智水平较差的家长可能难于做到 。
5、榜样暗示法 。 当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 家长可以用电影、电视或图书故事中的典型人物的具体形象、具体情节和行为活动给孩子看或讲给孩子听, 使他从中受到暗示, 得到启发和教育 。
【如何培养孩子任性意识心得体会 如何培养孩子任性意识】6、吸引法 。 家长可以从孩子任性的指向性和动机中发现一些蕴藏着的积极的可培养的心理因素, 即所谓的“闪光点”加以诱发和引导 。 这样做, 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