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桐小苗怎么养才长得好 大岩桐小苗如何养才长得好


大岩桐小苗怎么养才长得好 大岩桐小苗如何养才长得好

文章插图
【大岩桐小苗怎么养才长得好 大岩桐小苗如何养才长得好】1、移栽 。 盆栽用腐叶土或泥炭土3份 , 加1份珍珠岩 , 1份河沙和少量基肥配成 。 土壤要疏松 , 显微酸性 。 播种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 , 要进行第一次移栽 。 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 , 再移栽到10厘米盆培养 。 植株长大后 , 再换到15厘米左右盆中 。 盆栽不要太深 , 以不把第一对真叶埋入土中为宜 。 栽植过深会造成生长不良或易腐烂 。
2、温度管理 。 大岩桐喜温暖、湿润环境 , 不耐夏季高温、湿热和冬季低温、冷湿 。 生长适温为18~22℃ 。 温度高于35℃ , 大岩桐生长缓慢 , 叶片变小 , 叶色泛白 , 花朵变小 , 花量减少;温度低于17℃时 , 大岩桐生长缓慢 , 并容易滋生病害 。 当温度低于10℃ , 大岩桐基本不能正常生长 , 处于休眠状态 。
3、光照 。 大岩桐为半阳性植物 , 喜半阴环境 。 大岩桐小苗期间要求具有较低的光照水平 , 具体以晴天的中午不超过0勒克斯为准 , 对于大岩桐成品株 , 光照要求0~0勒克斯 , 故生长期间要注意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 。
4、肥水管理 。 大岩桐喜欢基质保持湿润 , 但是 , 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天基质不能长时间过湿 。 可以采用顶部喷头喷淋式浇水 , 滴灌或底部潮汐式灌溉 。 浇水注意保证叶片上面不能有滞留水过夜 。 大岩桐较喜肥 , 定植要施足基肥 , 将腐熟的牛粪或少量骨粉或过磷酸钙放于盆底 , 再覆粗粒培养土 。 从叶片伸展后到开花前 , 每隔10~15天应施稀薄的饼肥水1次 。 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可以交替选择使用15—5—15和20—10—20的复合肥料 , 浓度为150~200毫克/千克 。 温度较低的冬季及早春、晚秋 , 则可以单独使用15—5—15的复合肥料 , 浓度可增大到250毫克/千克 。 也可以使用缓释性肥料 , 如奥绿肥14—14—14 。 当花芽形成时 , 需增施1次骨粉或过磷酸钙 。 大岩桐叶面上生许多丝绒般的茸毛 。 因此 , 施肥时不可沾污叶面 。 否则 , 易引起叶片腐烂 。 如果沾污叶面 , 要用清水及时清洗 。
5、其他管理 。 为了使大岩桐开花整齐一致 , 除了加强水肥管理外 , 还要除去最初的2~3个花苞 。 如果顶部叶片生长过旺 , 影响以下花苞的生长时 , 摘掉上部的一两片叶也有利于花朵的集中开放 。 为了控制大岩桐的主茎徒长 , 可以在上盆后7~10天或第一张叶片时 , 盆边时喷施毫克/千克的B9 。 在光照过弱时 , 7~10天后可以进行第二次喷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