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区别初中科学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措施控制传染源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 。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隔离传染源(传染源包括病人、疑似病人或可能传染病的动物等) 。一旦发现尽快隔离 。
顾名思义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
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
最常用的卫生措施是消毒,依据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防疫措施,如肠道传染病由于病原体从肠道排出,应对粪便、垃圾、污水等进行处理,饮水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经昆虫媒介传播的疾病,可根据不同媒介昆虫的生态习性采取不同的杀虫法,呼吸道传染病则可通过消毒空气、戴口罩、通风等措施进行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区别初中科学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措施

文章插图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区别初中科学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区别是:切断传播途径是指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的防护控制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是指针对传染病的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 。
控制传染源是一级疫病应急措施,优先于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切断传播途径是二级疫病应急措施,落后于控制传染源,优先于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区别初中科学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措施】传染源携带着许多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或间接接触、血液、体液等传播途径传染给易感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