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郑燮昰个什么样的人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郑燮昰个什么样的人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文章插图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郑燮(xiè),号板桥,是清朝乾隆元年的进士,画竹和兰是他的长处 。他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子女,不受贿赂,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 。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甚至有时都忘了他是当官的人 。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百姓怎能活命?皇上怪罪下来,所有罪名,我一人承担 。"于是立即把粮食发放给百姓,上万人得以活命 。任命期到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为他送行 。
原文: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郑燮昰个什么样的人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 。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
文中郑板桥形象:
从文中郑板桥不受贿赂、爱与文人喝酒吟诗、从不拖欠公文、遇饥荒时果断开仓救民反映出郑板桥是一个有才、关心百姓、爱民如子、平易近人、受民爱戴、敢于负责、清正廉明、才识渊博、谦虚、处理公务果断的良官 。
背景:
清代知名画家郑板桥先生,任潍县县官时,恰逢大荒,百姓饿至欲人吃人地步 。郑县令下令开仓济民,缓解了当时的饥荒 。公众感恩戴德,称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一时传为佳话 。郑板桥辞职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一盆兰花 。从此隐居乡里,以卖字画为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