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怎么写范文 后记怎么写( 三 )


教后记写作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 。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映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 。这些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择其一二进行小结,或批注点评,或连缀成篇 。
四、形式 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批注式:又称点评式,即在教案上各个栏目内容相对应的地方,针对实施教学的情况,言简意赅地加以批注、评述 。批注又可分为眉批、夹批、尾批三种 。提纲式:比较全面地评价教学上的成败得失,经过分析与综合,提纲挚领和条分缕析地一一列出,写在教案末尾 。摘记式:抓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抓住其中最成功的一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总结,并从中引出自己的见解,写在教案末尾 。随笔式:把教学过程中最典型的、需要探讨的教学现象集中起来,对它们进行较全面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整理和提炼,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和体会,形成特定的思路,构成有头有尾的完整的篇章,成为随笔式的教后记 。这是一种要求较高的教后记,也可写在教案末尾或教案附页上 。写这种随笔式教后记,对搞教研最有用处,许多好的见解,往往就是从这种日积月累的随笔式的教后记中提炼出来的 。
五、类型 从内容性质与形式的结合上来看,教后记有如下十种常见类型:
1、小结得失型 。对一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小结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主要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这是教后记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
2、反馈信息型 。把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表情、情绪所发现的情况,或提问、检查作业、课堂练习、测验等方面发现的存在问题,以及学生听课后的反映,如哪些问题学生疑惑不解,哪些知识学生还未掌握,哪些学生学习还未达标等,将其记录在“案”,以便对症下药 。
3、探讨问题型 。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和需要探讨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及独到的见解写出来 。
4、分析原因型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的教学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它的后果和影响,寻找克服它的对策 。
5、拾遗补漏型 。对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周全的问题进行补充,对遗漏的内容进行增补 。
6、纠正过失型 。如实记录教学上的失误,重点研究采取什么措施来补救,以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 。
7、取长补短型 。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教学效果跟教学最优化方案进行比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 。
8、研究学生型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教”与“学”双向活动的最佳结合点,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
9、拓展扩充型 。在教学内容方面,补充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知识信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内容跟上时代步伐 。
10、抓住“亮点”型 。“亮点”即成功的闪光点 。一堂课之所以成功,其关键是什么,用“沙里淘金”的态度去寻找这个“亮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写成富有创意的教后记 。
六、要求
1、迅速及时 。把课堂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内容迅速及时的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文,不让它们成为稍纵即逝的过眼烟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