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儿童讲解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儿童讲解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 。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
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 。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
扩展资料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
1、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 。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房摇地动 。
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 。其次是由于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 。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
2、人工地震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大 。
来源:-地震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突然和猛烈运动形式 。强地震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 。特别是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中,地震带来的威胁和损失正在增加 。21世纪初以来有频繁的强地震 。这些地震已造成50万人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强地震主要发生在天山,青海高原和华北地区,其他地区的破坏性强地震相对较弱 。
实际上,地震是在区域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应变不断累积在活动断裂带上并达到极限状态后突然失稳和断裂的结果 。地震过程包括两个基本环节,即构造背景和震源环境 。构造背景实际上是指地震发生所需能量的大范围动态边界条件,包括板块边界的驱动力,上脆性岩石圈上地幔或软流层的拖曳力,应力传递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的岩石圈层和不同的活动块体,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由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包围 。板块与板块深层动力作用的相互作用,在中国大陆形成了不同构造类型,不同运动状态和不同力学性质的活动构造,控制了中国大陆强震的分布格局,使得时空强震明显分布广泛,西部强,东部弱,运动和静态交替 。
地球上的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岩石圈板块的边缘,属于板块边缘地震 。除了,吉林东部,新疆的帕米尔和云南西南的一些中度和深部地震外,中国的大部分地震都属于板块内的大陆性地震,大陆性地震具有空间分布宽,震源深度浅和沉重的灾难损失等特征 。严重的地震灾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因此,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应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