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九州对应现在哪些地方

【古代九州对应现在哪些地方】

古代九州对应现在哪些地方

文章插图
1、最早的九州 。《说文》曰:“水中可居者曰州 。”“州”“洲”通用 , 本义是小岛 。本义逐渐放大为地名称呼 。如《左传》中鲁国有阳州、齐国有平州、卫国有戎州、楚国有夏州、西戎有瓜州 , 均是不大的小邑 。
古代九州对应现在哪些地方

文章插图
《左传》有“九州之戎” , 即陆浑戎 , 分布在今天陕西商洛至河南嵩县之间 。又“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 , 九州之险也 。”据顾颉刚先生考证 , 这些大体都在这片区域 。此九州大致与汉代弘农郡重合 , 在今天河南西部、陕西东南一带 。不过 , 此九州具体包含哪些 , 到底是实数的九州 , 还是虚数的九州 , 今天已无从考证了 。
2、在这个现实版“九州”出现同时 , 文献也记载了想象版的“九州” 。《左传》中魏绛引周初太史辛甲《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 , 画为九州 , 经启九道” , 齐灵公《齐侯钟》铭文也说成汤“咸又九州 , 处禹之堵”
可见在春秋中期 , 已有把中国等于九州的概念了 。但这不能证明商夏商时期就有“九州”观念 , 因《诗》《书》相关西周文献未以“九州”代中国 , 而区域多以“方”“土”“国”相称 。顾颉刚先生以为此“九州”概念当在春秋中叶从“九州之戎”之“九州”演化而来 , 而春秋之“九州”观念形成之时尚无确指 。
3、战国西汉则出现了多种“九州”的名称 。除了下图列举外 , 《说苑·辨物篇》的“九州”与《尔雅》比除“营州”作“青州”外 , 其余八州陈述完全一致 , 可知青、营为一 。
四种说法相比 , 冀州、兖州、青州(营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都一致 , 《禹贡》(《夏本纪》沿袭)有梁州无幽州、《职方氏》有并州无徐州、《吕氏春秋》《尔雅》《说苑》则一致 。
相较而言以《吕氏春秋》最为具体 , 主要的是指出了对应方位 , 明显是以战国区域为模板 。其得名大概扬为越、幽为燕之音转 , 雍、冀、营为都邑 , 青为五行 , 兖为水流 , 徐、荆为国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