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心理会影响老人健康哦!


这些心理会影响老人健康哦!

文章插图

这些心理会影响老人健康哦!
1、抑郁心理 。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 , 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 , 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 , 极易导致抑郁 。 这种抑郁比较顽固 , 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 , 令人感到疲惫 。 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 , 动不动就发火 , 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 , 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
2、怕孤独心理 。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 , 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 。 长此以往 , 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 , 逐渐地疏远社会 , 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 , 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 。 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 , 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 , 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 , 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 , 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
3、多疑心理 。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 , 常表现为无病也疑 , 有病更疑 。 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 间或谈病色变 , 问病又止 , 求医换药不断 。 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 , 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 , 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 。 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
4、偏激心理 。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 。 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 , 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 , 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 。 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 , 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 , 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 。 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 , 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 , 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
5、怕死心理 。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 。 惧怕谈论死亡 , 不敢探视病人 , 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 , 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 , 不敢正视 。
6、幻想心理 。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 , 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 。 于是 , 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 , 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 , 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
老年心理保健的几个重要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 。 大致说来有四个方面 。 一是生理因素 。 人到老年大脑和其他生理机能开始退化 。 如果此时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 , 这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基础 。 如果大脑衰老过快或者个人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 , 有可能导致心理上失常 。 二是环境因素 。 人的心理健康与否 , 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 如果生活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里 , 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个外部的良好环境 。 如果生活在一个经常受到恶性刺激的环境里 , 有可能产生不良心理 , 甚至心理变态 。 三是生活因素 。 有意义的活动 ,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 , 若参与一些不良活动 , 如赌博、酗酒等就会损害人的心理康 。 四是文化因素 。 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 他会对人生有一个正确态度 , 能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 , 而不会因意外情况的产生而导致心理失常 。 要做到长寿 , 老年人要对自己负责 , 多做心理保健 。
1、“仁” , 就是心地善良 , 待人宽厚 。 “仁者寿”为无数长寿老人的实践所证实 。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 , 长寿老人几乎个个慈祥善良 。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 同情与帮助他人 , 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 人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善有善报 , 恶有恶报” , 就是说 , 对人宽厚、帮助别人 , 不仅有益于别人 , 也有利于自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