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特色小吃

1、太原刀削面:
太原刀削面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 。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 。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 。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条条宽厚长度一样 。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跃 。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 。
2、太原老鼠窟元宵:
老鼠窟元宵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地方传统名小吃 。皮薄馅满,味道甘美 。久居太原或临时来太原走亲访友、旅游的人们,都要慕名前去“老鼠窟”品尝 。此元宵皮儿绵中有粘,馅儿甜中有香,色泽洁白鲜亮,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3、太原头脑:
“头脑”是太原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为汤状食品 。在一碗汤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藕、一条山药 。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 。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 。特点: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
4、太原羊杂割:
“羊杂割”又称“羊杂碎”,是山西的一道地方名小吃 。走在山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经营“羊杂割”的小店,门面不大,生意红火 。一般每家店都是放一口大锅在火上,里面有老汤,配好的羊杂都放在一起等待下锅 。每来一位客人,老板会问你吃几两 。意思是你要加几两肉,价钱根据你要的肉的多少来决定 。不要以为羊杂就是纯肉的哦,里面会配上粉条 。各家的老汤不同配料不同,做出来的口味各有千秋 。
5、认一力牛羊肉蒸饺:
认一力的牛羊肉蒸饺是太原的名吃之一,1930年左右创建,位置也在桥头街 。认一力的蒸饺“皮薄、边小、馅大、呈半月形、不开口、不露馅”,所用的十几种配料,主要有豆蔻、砂仁、白芷、白术、肉桂、丁香、小茴香、花椒、大料、陈皮等,号称“十三香”,吃着肥而不腻、入口流汁、味道鲜美 。如果你蒸饺吃不饱,店里还有羊杂汤、牛肉丸子汤、牛肉馄饨、红豆粥、小米稀饭等多种选择,每一样都好吃得很,只要走进店门,就能保你吃到暖烘烘地出去 。
6、稍梅:
稍梅(也有叫烧麦、寿麦、稍麦的)也是太原著名风味小吃,用特制的擀而杖打成花褶,形同梅花 。有说法是“稍梅好吃难和面,皮薄挑馅打花难”,制作稍梅技术难度较大,打花要用特制的擀杖,褶子打得越多,稍梅花芽就越美 。好的稍梅皮薄如纸,圆如盘,边花多,挑成的稍梅馅大、香醇、利口,放在笼里,犹如朵朵雪梅 。皮薄、馅足、花似未全开的梅花才是好稍梅 。
7、鸡蛋醪糟:
鸡蛋醪糟也是太原的特色小吃,荣茂园海子边小吃部的鸡蛋醪糟久负盛名,至今还流传着“海子边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强 。”尽管全国不少地方都有鸡蛋醪糟,但味道大不相同 。相传赵匡胤弃文习武,东渡黄河来到绛州,无钱无粮饥饿难耐 。店家看他气宇不凡,做醪糟给他 。赵匡胤不知何物,店家说:“糟汤而已” 。后来赵匡胤做了皇上,思念“糟汤”,请店家赴京再制,并说“糟汤酸甜爽口,酒香沁脾,以后就改叫醪糟吧 。”金口玉言,醪糟之名遂传,沿袭至今,江北多称醪糟,而江南多称江米酒 。
8、莜面栲栳栳:
【山西太原特色小吃】莜面栲栳栳(栲栳栳kǎolǎolao)是山西高寒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属于晋菜 。“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像“笆斗”,民间叫“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 。它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