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长了白色絮状状物是怎么回事


花上长了白色絮状状物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花上长了白色絮状物可能是因为蚧壳虫,幼虫在花叶上会分泌出白色的絮状物,若没有及时将有害虫的花朵去除,会影响花卉吸收光照的程度,因此当发现后,需要立即将患上病虫害的花叶剪掉并集中销毁,然后为花卉喷洒除虫除菌药剂进行防治 。
花上长了白色絮状物的原因 1、蚧壳虫

花上长了白色絮状状物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花上有白色的絮状物是因为花瓣上有蚧壳虫幼虫,而这种幼虫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分泌出白色的絮状物,若没有及时清理或去除叶片,絮状物会逐渐铺满花卉,导致植株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
2、进行修剪
当发现花卉上有白色絮状物时,要使用消毒后的剪刀,将患有病虫害的花朵和叶片剪掉,并将其集中销毁,以防病菌或虫体扩散到其它健康的花卉上 。注意修剪后,需要向花卉喷洒防菌药剂,以防植株的伤口被细菌感染 。
3、喷洒药剂
在为花卉修剪完后,需要向其四周连续喷洒2-3次杀扑磷或噻虫嗪等除虫药剂,消灭土壤中的幼虫和虫卵,注意在喷洒的时候,不可以将药剂喷洒到花卉的伤口上,否则会导致伤口腐烂 。
4、自制药剂
【花上长了白色絮状状物是怎么回事】 若家中没有除虫除菌药剂,可以使用酒精和水按照1:20的比例混合调配后的液体,对着长了白色絮状物的花叶上连续喷洒2-3次即可,注意每次喷洒的间隔需要控制在7天左右,以防频率过高烧伤花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