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书院,汇集历朝历代名流之地

中国四大书院是指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 分别在河南、湖南、河南和江西四个城市里 。
这中国四大书院分别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 。
本文将带你了解中国著名景点之中国四大书院 , 一起来看看吧!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起源之早 , 规模之大 , 持续之久 , 人才之多 , 居古代四大书院之首 。所以 , 《宋史》记载:“宋朝兴学 , 始于商丘” 。1998年国家邮电部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 。
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 , 其前身为南都学舍 , 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 ,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 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
【中国四大书院,汇集历朝历代名流之地】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 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 ,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 , 应天书院改为府学 , 为应天府书院 , 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南京(北宋陪都 , 今河南商丘)国子监 , 为北宋最高学府 。
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 , 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 , 人才辈出 。随着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 , 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 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 被尊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 , 是中国保存最如今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 。现为长沙市文化旅游主要景点之一 。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 。北宋开宝六年(973) , 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 , 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 , 接受了刘鳌的建议 , 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 。
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 , 斋舍五十二间” , 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 , “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 。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 。初设讲堂5间 , 斋室52间 。
宋太宗咸平二年(999) , 李允则任潭州太守 , 他一方面继续扩建书院的规模 , 增设了藏书楼、“礼殿”(又称“孔子堂”) , 并“塑先师十哲之像 , 画七十二贤”;一方面积极取得了朝廷对岳麓兴学的支持 , 以促进书院的更大发展 。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赐书岳麓书院 , 其中有《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经书 。
当时书院学生正式定额六十余人 , 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局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经学家周式担任山长主持岳麓书院后 , 书院得到迅速的发展 , 学生定额愈百人 , 周式本人还得到宋真宗的召见和鼓励 。 , 赐“岳麓书院”题额 , 于是“书院称闻天下 , 鼓简登堂者不绝” , 到南宋的乾道年间 , 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 。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 , 背靠峻极峰 , 面对双溪河 , 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 。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 , 时称嵩阳寺 , 至唐代改为嵩阳观 , 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