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太监割哪里,如何评价太监( 二 )


古代的太监割哪里,如何评价太监

文章插图
太监,在中国又称为宦官阉人寺人在欧洲的拜占庭帝国土耳其鄂图曼帝国称为后宫守卫Harem Guardians,非洲埃塞俄比亚称为守护床的人BED WATCHER,土耳其称为女领班黑人多于白人,波斯的大流士王称为阉奴东罗马也称宦官等 。显然,太监并非是中国古代独有的社会现象 。那么,为何中国的太监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那么深,而西方的又那么淡呢?根据甲骨文记载,早在公元前1600多年前的中国殷商时期的宫中就有寺人而公元前1424年的欧洲图特摩斯三世当权时,皇宫里便有了被割掉命根子的奴隶 。
1912年2月12日,随着清朝皇帝宣彤的退位,标志着中国宦官时代的结束 。早在1640年,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逐步形成和欧洲宦官王朝的终结 。1640年,明朝刚刚结束,大清船正在起航 。由此看来,由于中国的宦官时代比欧洲早170多年,比欧洲晚近300年结束,尤其是中国最后一位宦官孙于1996年病逝 。也许很多人还记得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