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为什么没有国家的资金支持,为什么中国没有Intel

龙芯在北斗系统上快乐运行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错误 。首次亮相的龙芯一号于2002年9月28日发布,在国家的支持下一路腾飞 。然而,定位于桌面领域的龙芯仍然无法在英特尔和AMD的夹缝中生存 。一般国家都没有这么大的基础信息产业来推动 。这是没有办法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 。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有最顶级的超级计算机,却没有一个能用的消费级CPU?

龙芯为什么没有国家的资金支持,为什么中国没有Intel

文章插图
我2014年现场参观过银河2号 。全球顶级的超级计算机(非军用),就是个大房子,至少一个足球场大 。里面一柜子一柜子的CPU,全部都是美国造,基本上都是至强 。主板是自己设计的,当时的印象,感觉还是个高级组装厂而已 。不能完全脱离美国,当然有自己的技术在里面 。我前面说过了,主板,可是,CPU确实造不了 。我说的是2014年,
为什么中国没有Intel、高通,中国的芯片行业输在哪了?
【龙芯为什么没有国家的资金支持,为什么中国没有Intel】主要还是输在起跑线上 。Intel成立于1968年,高通创立于1985年,时间坐标意味着技术底蕴与专利厚度,技术前行,也意即产业前行与市场前行,在其间,也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市场洗牌 。能在现在还站着的品牌,都是经历风雨的硬货,芯片行业的实力,体现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实力 。比较是全方位,工具,架构,指令集,以及工艺,在这些环节上,能做得更多更好的企业,能在某个环节占据绝对第一的企业,就是占据至高点、睥睨天下的从容,
最近,高通与苹果不断硬怼,连Intel也不能置身事外 。其中有一个热词叫做“基带芯片”,高通基带芯片在苹果新品中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基带芯片Intel,利益受损的高通于是打起了反击战 。手机通讯中,基带芯片是制高点,高通、英特尔、三星、华为、联发科、展讯等企业为这一领域主要企业,值得关注的是,在3G时代高通一枝独大,在4G时代也实力强悍,在未来的5G也不容小视 。
在2000年前后,中国互联网行业才迎来第一拨浪潮,而信息产业技术就是在美国最先开始的 。在基础技术上的差距,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 。因为美国在芯片基础领域,已经有非常雄厚的积淀,芯片行业是一个科技行量非常高的行业,是知识密集、资本密集型的 。一般国家也发展不起来,
而且芯片行业需要非常大的基础信息产业支撑 。一般国家也没有那么大的基础信息产业来推进,想想40年前还算是比较的空白,现在已经在芯片产业上有所作为,应该骄傲了 。当然,在国内芯片产业早期发展时期,有过一段波折也是事实,但以现在的眼光去看20多年前的选择,实在是鸡蛋里挑骨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痕迹,总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评判岳飞是对是错吧,这样不科学,
我国的龙芯CPU能够成为继intel和ARM安卓之后的第三大软件生态吗?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我们的芯片产业真正需要采取的是「换道超车」的战略 。在CPU领域,英特尔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垄断优势;而在移动处理器领域,ARM的地位也很难撼动,龙芯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在“党政军”市场上有我们自主可控的CPU(例如用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而不是在已经被完全占领的市场中继续进行商业竞争 。英特尔和ARM在它们各自的山头已经经营了多年,作为一个后来者去追赶往往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弯道超车」其实并不可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