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固话为什么没落,既然保持传统

我不谈传统文学 , 我谈的是有深度的文学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古文 ,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任何几千年前的知识和技术 , 在今天一定是过时的 。什么是传统武术?不管你杀什么 , 这是传统 。由于传统的比武方式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 且没有战争和割据的背景 , 新中国成立后不提倡民间武术 , 尤其是杀伤力大的武术 。
既然保持传统 , 我们为什么不用古文?

传统固话为什么没落,既然保持传统

文章插图
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 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为代表的白话文文体的横空出世 , 拉开了现代文学的序幕 。作为延续几千年的古文 , 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 既然古文的日常功能已经中断 , 要想取代现代文成为主流 , 已无可能 。从商朝以来 , 文字的形成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古文 ,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
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 古文可以维护上层建筑的稳定发展 , 而下层的老百姓识字认字的并不多 , 据统计 , 清朝末期文盲率达到90% 。因此 , 古文更多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 新文化运动就是要反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 , 为了唤醒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 , 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为先导 , 发动新文化运动 。其中推广白话文取代古文就是重中之重 , 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能够避开苦涩难懂的古文 , 通过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更好的参与 , 
新文化运动后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 , 现代白话文取代古文已成为事实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 , 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 古文则成为研究历史文化的文字符号 , 相比较于古文 , 现代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 在与世界文明文化的交融过程中 , 通俗易懂的特点 , 更加符合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 。因此 , 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上看 , 现代白话文的地位牢不可破 , 古文的东山再起绝无可能 , 
为什么如今网络文学越来越多而传统文学等有深度的作品越来越少?
为什么?网络 , 对人很新鲜 , 这是一个浪潮 。赶上了这个潮是风在起作用 , 我不说传统文学 , 就说有深度的文学 。中国有四大名著 , 这四大名著又是如何通过作者一个字一个字 , 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刻划出来的呢?古时的竹简时代 , 就更不要说 , 由于出一部书的成本原因 , 作者对出版物除了天才的写作能力 , 那种认真也是叹为观止的 。我们经常说某某文章有深度 , 
那么批判文学作品深度是以什么为标准呢?(深度是往深处挖 , 而越深越难挖 , 越需时间和毅力的投入 。)这其实:也是很多通俗文学创作者非常“愤怒”的问题 ,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 不应该被其他人指指点点 。“那些一辈子写书的总销量还没有我一个月卖得多 , ”评论家们 , 则因为指出了韩寒作品中的一些问题 , 被他说“文坛是个屁 , 谁都在装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