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运动的审美体验,创新审美意识是什么意思

"这一理论创新基本上阐释清楚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狭义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 , 这也是现代世界通行的文学概念 。而文学在意识形态中又具有审美的特点 , "审美的意识形态其本质是对生活作出诗意的反映"(苏联沃罗夫斯基) 。钱中文在1987年发表文章提出了"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观点 , 他认为"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 是以感情为中心 , 但他是感情和思想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 , 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他是有目的的 , 但又具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目的性;他具有社会性 , 但又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全人类性的审美意识形态 。
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论体育运动的审美体验,创新审美意识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我来回答 , 这应该是文学理论课必要的知识 。文学至少包含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 。广义的文化含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 , 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 , 这也是现代世界通行的文学概念 。从广义的文化含义到狭义的审美含义 , 文学观念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
在中国古代 , 文学最初泛指文章和博学 , 现当代文学概念中所包含的诗 , 在先秦时代主要体现其一般文化含义 , 所谓"陈诗以观民风" , 此时的文学主要承担一般文化所承担的社会功能 , 文学的审美特征并未得到重视 。魏晋时期 , 文学的审美属性逐步得到确认 , 宋文帝建立"四学" , "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区别开来 , 文学获得了独立的发展 。
曹丕提出"诗赋欲丽" , 将诗赋的形式美提到了首位 。后经陆机("诗缘情")、钟嵘("滋味说")、刘勰("情者文之经")的共同努力 , 文学的审美属性终于获得普遍和明确的认可 , 鲁迅将其评价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在西方 , 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中分离出来 , 大约是在18世纪 。1747年 , 查理斯·巴托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区分:诗与绘画 , 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美的艺术"之中 。
从此 , 手工艺、科学都不再是"艺术"了 , 只有"美的艺术"才是"艺术" 。文学被正式确认为"艺术"门类 , 这实际上意味着文学的审美属性被正式认可 , 狭义的文学从广义的文学中分离出来 。在中国当代 , 把文学看作审美意识形态的形式 , 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成果 。为了纠正"文化大革命"中文学"政治工具论"的失误 , 学者们对文学的本质特征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 社会结构由两个基本层面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形式" , 显然 ,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 , 其基本属性就在于"意识形态的形式" 。而文学在意识形态中又具有审美的特点 , "审美的意识形态其本质是对生活作出诗意的反映"(苏联 沃罗夫斯基) 。
【论体育运动的审美体验,创新审美意识是什么意思】钱中文在1987年发表文章提出了"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观点 , 他认为"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 是以感情为中心 , 但他是感情和思想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 , 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他是有目的的 , 但又具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目的性;他具有社会性 , 但又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全人类性的审美意识形态 。"这一理论创新基本上阐释清楚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