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三国大国战怎么刷人头,K氏兵法带你上演神奇反转

华雄挑着孙坚赤帻,大骂搦战 。潘凤出阵搦战,曹操曰:“潘凤犹胜吕布之勇 。因为,一颗敌方的人头可以改变一家的命运 。潘凤忽地下马,割了颜良、文丑首级,双提人头,飞马回阵,如入无人之境 。而最近他的脏兵行为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发明出了一套"绝食抢兵法",那就是到2塔附近断线刷经济,而后他的队友们反应也很真实,网友们也是纷纷评论"解气" 。
如何评价三国里的姜维?

兵法三国大国战怎么刷人头,K氏兵法带你上演神奇反转

文章插图
我相信,很多三国迷内心中最敬仰的武将不是横勇无敌于天下的吕奉先,不是“英名震于华夏”义薄云天的关云长,也不是“七进七出”威名赫赫的白马银枪赵子龙,而恰恰是悲剧告终的蜀汉大帅姜维姜伯约 。汉末三分是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充满了挑战、竞争、陷阱,危机四伏,但也同时充满了机遇,有准备、有能力的人能够一展才华,迈向成功 。
那么什么是成功,什么又是失败呢?古往今来,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信仰和追求,有过志向和梦想 。而在残酷现实的摧折和挫磨之下,我们的底线逐渐后退,信仰逐渐消失,美好的理想也成为幻化的泡影,只存在于心里最隐蔽的深处;也有一些人,坚韧而执着,为了理想付出一生的热情,即使在前进路上荆棘丛生、屡遭挫败也百折不回,坚刚不夺其志 。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人走向巅峰,总会有人在征程中倒下 。绝大多数时候,决定我们能否实现理想的并非是自己的意志,而是命运,这就是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所以说,成功,并不是要你与别人相比较,而是要你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一个坚执自我的信念和理想,并为之而终身努力奋斗的人,永远都不会失败 。姜维就是这样一个人 。
做为一名武将,姜维其实是个非常完美的楷模:他“为臣至忠”,为蜀汉江山奋斗一生,付出了全部的心血甚至生命;“事母至孝”,为了母亲的安危不惜以身涉险;“从师至敬”,不仅继承了诸葛丞相的韬略和才华,更继承了先师一生未尽的理想;“为公至廉”,生活俭朴,身无余财,所有因战功而获得的赏赐都投入到军队和士卒身上,“随手消尽” 。
论武艺,姜维并不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的前列;论智谋,比他更精于算计的比比皆是;论战功,他也没有那么辉煌和震撼;论将略,比他擅长指挥的也不在少数 。但要综合能力,在三国时代,能文能武能治军,有勇有谋有胆魄,即能上阵单挑,又能运筹帷幄、统帅三军的还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姜维 。他确实是个优秀的帅才 。武艺与魏延相当;帅才与张辽相近;论气节不亚于张任;论政略不低于鲁肃 。
姜维是个全才式的人物 。死在姜维手上的曹魏大将并不少,如郭淮、徐质、钟会、邓艾父子等,完全可以称得上曹魏最为头痛的敌人 。姜维统兵作战,有胜有负 。蜀汉的最终覆灭他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时代的变迁和敌我双方实力的巨大变化 。刘备时代,蜀汉新建,朝气蓬勃,文武人才荟萃,后援强大,魏延独镇汉中有足够的后援为支撑,所以能够“拒敌于外”,稳守不失;诸葛亮时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内外合一,力量凝聚,所以敢于屡次北伐,以攻为守,掌握战略主动权;而到了姜维时代,敌方国力渐盛,军力强大,蜀汉内部权力纷争,处处掣肘,能够提供给姜维的实力大大不足 。
蜀汉只有姜维一人有统兵之才,而曹魏方面,老将有郭淮,壮年如陈泰、夏侯霸,后起之秀又有邓艾、钟会,他们对姜维的战略战术的风格特点可以精心地钻研琢磨,细致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而姜维在绝对劣势的国力、将力和兵力的状况下,仍然能够尽展其才,打得风生水起,打出一个精算师的水准来,放眼三国,又有几人?即使是在成都已降,内外交困的危境中,姜维仍然能够巧施妙手,“二桃杀三士”,将敌军两名主帅送入死地,给曹魏以重创,几乎翻盘成功,将曹魏拖入万劫不复之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