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掠地刘备军团怎么过,由凤雏庞统攻城掠地

刘备主政时,官吏也不会少的,如果刘备不称王不称帝,如何来安排那么多的官吏呢?所以,豹眼一直在说,刘备硬生生把一个益州牧整成了蜀汉皇帝 。就说汉中之战吧,名义上刘备是取得了胜利,可曹操却把人口迁走了,基本给刘备留下了一座空城 。但刘备是不会听的,诸葛亮也劝说不了 。
你是刘备,此时关羽还没死,你会怎么率领队伍一统天下?

攻城掠地刘备军团怎么过,由凤雏庞统攻城掠地

文章插图
朱元璋的谋士朱升给他出了个主意,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很高明 。伟大领袖就很赞赏,“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就是借鉴了这一正确的主张 。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没有明确这样一个战略思想,但诸葛亮也谈到了夺取荆、益,然后静待天下之变,这个可以勉强看作与朱升相似的战略思想 。
但刘备是不会听的,诸葛亮也劝说不了 。从刘禅投降后的情况来看,蜀汉九十四万人口,就有四万多官吏 。刘备主政时,官吏也不会少的,如果刘备不称王不称帝,如何来安排那么多的官吏呢?所以,豹眼一直在说,刘备硬生生把一个益州牧整成了蜀汉皇帝 。这样一来,就可以大量安置官吏了 。本来就是个州丞,配几个助手就可以,搞成了丞相府,看看诸葛亮手下那些官职和官吏吧,名堂多了去了 。
事基本还是那些个事,官吏多了,没事可做,不去扯淡,岂不闲得蛋痛吗?这些就不多说了,还是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吧 。如果关羽还在的时候,也就是说,刘备取得汉中之后,首要的事,就是先别自立为汉中王,继续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帜,保持低调,不要过于张扬,向曹操示弱 。把斗争的焦点,转移到曹操与孙权的对抗上去 。积极配合、鼓励孙权去跟曹操作对,腾出精力发展经济,壮大势力 。
高筑墙,就是做好防御,不要主动挑起事端;广积粮,就是休养生息;然后就是缓称王 。汉末时期,人口减少太多,劳动力和兵员严重不足 。如果不发展经济,刘备是没有能力去跟曹操对抗的 。有几点可以看出,曹操是很精明的 。第一,曹操无论西征还是伐吴,获胜之后,都会把大量人口迁移回根据地 。就说汉中之战吧,名义上刘备是取得了胜利,可曹操却把人口迁走了,基本给刘备留下了一座空城 。
在人口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得到一座空城又有何用?第二,曹操一直在大力发展屯田,司马懿在江淮一带开发屯田,得到了粮食,足可以食用十年 。这是社会稳定及军事行动最基本的保障 。反观刘备,汉中之战已经到了“男兵女运”的地步,战役结束后,不首先考虑经济的问题,而是急急忙忙的称王了 。第三,刘备集团有一个很大的势力,被称作“东州派系” 。
当年益州牧刘焉入蜀时,带来了南阳、三辅地区的官吏,并且有大量的人口,为了逃避战乱一起迁徙到了益州 。刘焉以此组建了“东州兵”,为其在益州站稳脚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汉中张鲁之所以在汉中立足近三十年,成为独立王国,也是因为大量的人口从关中逃避战乱进入汉中,张鲁以此才成了气候 。张鲁投降曹操后,刘备与曹操决战得到汉中,此后的汉中基本就没有啥发展 。
刘备在占据荆、益后,能够休养生息的话,而且素有仁德之君的声誉 。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曹魏、孙吴地区的百姓,为了安稳的生活,会有大量的人口前来归顺 。看看今天的四川,上亿的人口都能养活,三国时期魏蜀吴总共就有767万人口,全部到了益州,生活问题绝对会有保障 。就算丢掉了荆州,只有益州一地,也会有机会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