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商想用机器人参与盖楼 缓解劳动力短缺

【日本建筑商想用机器人参与盖楼 缓解劳动力短缺】

日本建筑商想用机器人参与盖楼 缓解劳动力短缺

文章插图

网易科技讯 4月25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根据经验, 目前大约需要五十万净工作日能完成一幢30层高办公大楼的建设 。 由于建筑业受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影响不大, 所以这一数字在过去几年中并没有太大变化 。 但对于日本建筑公司来说, 这件事必须改变了 。
长期以来, 日本建筑行业一直饱受劳动力短缺的困扰, 而预计在未来十年内至少有一百万人将离开或退出建筑业, 随之行业将会变得更糟 。 200多年前成立的日本总承包商清水建设Shimizu Corp.正在引入能够焊接横梁, 运输建材和安装天花板的机器人来缓解这一矛盾 。
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随处可见, 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00万台工业机器人运行在工厂的生产线上 。 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统计, 在汽车装配中, 车间中工人和机器人的比例为5:1 。 但由于建筑业中环境的不可预知以及人类的存在, 在施工现场中使用机器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 建筑自动化一直局限于外围设备, 比如使用无人机跟踪建筑材料等等 。
“最大的不同在于, 工业机器人不必挪动位置 。 ”清水建筑技术部门总经理Masahiro Indo指出, “我们希望把机器人操作手臂安装在移动平台上, 单大多数机器人制造商说这是不可能的 。 ”
清水建筑的Robo-Carrier自动叉车配备了激光测距仪, 用于探测驾驶环境, 这与自动驾驶汽车所采用的技术有所不同 。 星期一在东京东部的清水建筑研究中心进行示范期间, 该机器人能够在满是采访人员和电视摄像机的房间内安全地进行移动 。 但Indo表示, 缺乏明确规则将限制这款机器人在实际施工现场的应用, 只能在夜间和周末等人较少的时间段使用 。
一台安装天花板的机器被称为Robo-Buddy, 一次可以举起30千克的重量, 这有助于减轻一些建筑工程中最繁重的劳动 。 清水计划在10月份左右将这些机器人引入大阪的一个建筑工地 。
Indo表示, 虽然机器人将为他们所执行的任务节省数千小时的人力成本, 但相比于整个工程来说微不足道, 只占到普通高层建筑总工程量的1% 。 他说, 能够在地板和墙壁上工作的机器可能会出现, 但将这一数字提高到10%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因为施工中最费时费力的部分都发生在建筑物内部 。
根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助理教授Pham Quang Cuong的说法, 近期深度学习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机器检测环境的能力, 为自动驾驶汽车中的导航等应用铺平了道路 。
“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自动化技术, 但大部分会发生在工地之外, ”他说, “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