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发展来到“人机共融”时代


机器人发展来到“人机共融”时代

文章插图

现阶段工业机器人乃至服务机器人发展得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跟人融合在一起,而机器人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人机共融的模式将成为主流,制造服务将成为新的业态 。
变“主仆关系”为“伙伴关系”的人机共融机器人,或是机器人制造产业下一个突破口 。
机器人足球场上,一个机器人“队员”仰面摔倒在地 。 只见它两只脚撑地、腰部发力,企图挺着“爬”起来,笨拙的样子让人着急 。 “好费劲啊,还能这样站起来 。 ”围观的一位小朋友忍不住喊道 。
这是《中国科学报》采访人员近日在2018Robot Cup机器人世界杯开幕式上看到的一幕 。 同行的一位采访人员朋友半开玩笑地评论说:“机器替代人的事情可以先不用担心了 。 ”
“机器人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 。 比如现在特别需要的高层建筑擦玻璃机器人、船舶焊接机器人、飞机装配机器人等,都还没有真正实现 。 ”在同期举办的2018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举例说,不仅工业机器人,现如今“大部分服务机器人都只是个玩具”,需要进一步寻求技术上的突破 。
在诸多酝酿着突破的领域中,王天然认为,变“主仆关系”为“伙伴关系”的人机共融机器人,或是机器人制造产业下一个突破口 。
人机共融将成为主流
在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的主题演讲中,王天然提到,当前有相当多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一直在喊着机器换人、黑灯工厂,但实际上,最终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
“相当多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机器人未必能够胜任 。 ”他举例说,富士康公司曾经希望用100万台机器人代替人工,但最终发现,很多工作机器人代替不了 。 “此外,包括风靡全球的‘再制造’产业,也都是‘手工作坊’——把发动机拆下来、洗净油污、维修翻新,并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 。 ”
王天然认为,现阶段工业机器人乃至服务机器人发展得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跟人融合在一起”,而机器人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人机共融的模式将成为主流”,制造服务将成为新的业态 。
机器人走向人机共融有其必然 。 当前,机器人主要有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类 。 其中,工业机器人在3C装配制造、物流仓储搬运以及农副产品制造等领域应用最广;服务机器人则在机器人助理、聊天和陪护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特种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市场是智能汽车、无人机、医疗手术和金融交易决策等领域 。
尽管想象空间巨大,但现实中的机器人与人们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乔红告诉采访人员,一方面,机器人融合了多个学科体系,需要整合软件、硬件等方面的不同知识,产品开发非常困难,需要大规模的研发团队和很长的研发周期,要进入市场就要花更多时间 。 另一方面,目前工业机器人大多在结构化的环境中工作,服务机器人只能完成一些简单任务,特种机器人还要依靠遥控完成特定工作 。
“有人预言人机共融机器人Cobot从Robot演化而来,将在2025年以后成为机器人中的主流,未来还将衍生出大量新的工作领域,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 ”王天然说,Cobot的使命不是取代人,而是响应环境、要灵活、与人合作 。 “人机关系的改变,将成为一个新的突破 。 ”
人机共融助力智能制造
在国家机器人论坛上,德国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副总裁杜品圣在题为《人工智能助力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的演讲中提到,在人机共融机器人时代,人工智能将扮演重要角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