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员工的股权激励怎么办,股权架构

王健林为什么可以拥有万达集团100%的股份?

被裁员工的股权激励怎么办,股权架构

文章插图
确实,相较于其他大型集团公司复杂的股权结构,万达集团股权结构确实没有那么多“弯弯绕”,股权结构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先看万达集团如今的股权结构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作为整个万达体系的“母公司”,大连万达集团有着众多的对外投资,比如对万达文化板块、金融板块、科技板块、商管板块、体育板块、房产板块等都有股权持有,在整个万达体系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位置上 。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市值近万亿的大型集团公司,在股权结构设计上却十分清晰,王健林和其子王思聪直接或间接持有万达集团100%的股份:从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大连万达集团只有两个股东,分别是占比99.76%的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和占比0.24%的王健林 。而大股东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也不复杂:王健林占比98%、王思聪占比2% 。
【被裁员工的股权激励怎么办,股权架构】也就是说,通过股权穿透,王健林对大连万达集团的持股高达98.0048%,剩余的1.9952%则在其子王思聪手里,父子俩共计持有100%的股权,真正实现了私有化 。王氏为何能持有大连万达集团100%的股份?可能大家都听说过万达是在国企的基础上改制而来的,其实这种说法不假 。1988年,当年时任大连西岗区办公室主任的王健林“跳槽”来到了大连西岗住宅开发公司,此时这家公司刚刚成立1年,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也是大连万达房地产总公司的前身 。
到了1992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大连万达集团作为首批股份制试点单位发起成立,总股份1.2万股、总注册资金1.2亿元 。既然是“试点”,那么大连万达集团的股东就有多种资本参与其中,股东多达6个 。这6个股东中,除了万达房地产总公司(西岗住宅开发公司)这一全民制企业以外,还有不少国有成分,比如电业局、工行旗下的信托公司等;除此之外,员工合计持股20% 。
总之,成立之初的万达集团还属于一家国企,至少也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 。在此后的10年里,试点成立的万达集团主要从事旧城改造项目,东北不少地区之间还保留着当时万达集团承接改造的项目 。从1992年到2001年的这10年里,万达集团股权结构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基本维持现状 。那王氏是如何把其他股东踢出局,实现100%控股的呢?这里就要提到两次具有代表性的私有化改革,一次发生在2002年,一次发生在2004年:第一阶段,2002年的股权变更:这一点,万达集团开启了第一步私有化进程,当年大连万达房地产总公司持有的3000股万达集团的股份,作价1.67元/股转让给了合兴投资,而此时的合兴才刚刚成立半年,并没有实际业务;与此同时,工行旗下的信托公司也分别以2.2元/股、2元/股的价格将手中持有的600万股转让给了合兴 。
这一年,合兴通过接收万达房产、信托公司手中对万达集团的股份,成为万达集团的新股东 。当然,此时的合兴股权结构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由王氏父子100%持股,当时王建立只是合兴的股东之一,约占30%的股份 。第二阶段,2004年的股权变更:随着信托公司和万达房产公司所持股份的部分退出,其他股东在这一年也迎来了股份转让 。
先是大连煤气公司、信托公司、自来水公司将手中股份转让给了上海万尚置业有限公司(2010年已注销,当时王健林持股90%);再就是万达房地产总公司又将剩余股份转让给了万达集团房地产企业管理公司;仅仅一个月后,房产总公司剩余持股、企管公司接手的股份都作价给了王健林个人 。经过连续的股权变更,到2004年年底,国有资本彻底从万达集团退出,此时除了20%的员工持股以外,其余股份或者在王健林个人手里,或者在他作为股东的合兴投资公司、上海万尚置业手里,另有很少一部分在万达集团两家子公司手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