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年后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宇宙简史

哪些书可以探寻人类历史和宇宙奥秘?

千亿年后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宇宙简史

文章插图
《幼学琼林》一书中所述“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清上浮者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这是对天地成因简朴的阐述 。据科学家探索,宇宙形成于一百五十亿年前的大爆炸,产生的无尽粒子向四面八方扩散,经过长期撞击,排斥和相互吸引,终于形成一团团包含原子、质子、质子和电子的物质,印证佛陀所言;宇宙万物乃至有情生命都在成、住、坏、空和生灭变异中循环不已 。
大爆炸后约十亿年,一颗恒星「太阳」在银河系诞生,原本围绕太阳的云气逐渐缩少成为小块物质后形成行星,地球便是其中一个 。开始时,地球只是星尘和陨石聚集的性质,后因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熔浆,烟灰和气体,这些气体除水蒸气外,大部分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氯,并无生命所需的氧气 。那时地表温度约是八十五度至一百一十度摄氏,待大气冷却后,水蒸气形成云,降下雨而蒸发,如此循环 。
经几亿年后,雨堆积成河川、湖泊海洋,地表岩石因气温变化,风雨侵扰不断腐蚀、转化,才变成可以种植的土壤 。此过程与佛教《起世经》中的记载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众业缘风起,虚空中形成盘状大气层,称作“风轮” 。大气层上空的中心,由风所集,逐渐成云,凝聚为雨,下降成水层 。此水由于业力缘故,不往外溢,周围并有风轮作墙,维持住水层,称作“水轮” 。
众生业风,在水轮内逐渐形成硬石,称作“金轮” 。金轮表面是山、海洋、大洲等,即所谓的大地 。须弥山是大地中心,周围有九山八海环绕,其四方有四大部洲,即毘提诃的东胜神洲,拘罗洲的北拘罗洲,阎浮提的南赡部洲,瞿陀尼的西牛贺洲,阎浮堤就是我们生长的地球 。《楞严经》《俱舍论》等经中也有相关于此问题的回答,如有兴趣者,不妨看一下在本文中介绍的三部书,(其中两部是佛经法本),佛陀的智慧其妙无比,真真不可思议 。
宇宙的历史进程是怎样的?该怎么写一段宇宙简史?
千亿年后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宇宙简史

文章插图
问题主您好!我是“宇宙窥探者”,很高兴回答您关于“宇宙历史进程简史”的相关问题 。遨游星辰大海,破解宇宙奥秘!今天把宇宙137亿年的历史压缩为1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宇宙、地球和人类的大事件,都出现在什么时刻吧!在这个日历里,日历上的每月相当于11.4亿年,日历上的一天相当于4000万年,日历上的一小时相当于158万年,日历上的一秒相当于438年 。
让我们回到宇宙诞生的那一秒 。1月1日00:00,宇宙大爆炸,整个宇宙诞生于一个质量极大、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奇点,然后于超过光速的速度激烈膨胀 。1月10日,不断冷却的宇宙物质诞生第一批恒星 。1月13日,形成第一批小星系,这些星系融合形成更大的星系 。3月15日,银河系诞生,一颗超大质量的恒星生命的尽头会产生超级爆炸,爆炸散射的物质包括了氢氦氧碳、金银铜铁等,这些原子一些最终组成你、我及地球的万事万物,所以你我皆来自宇宙星辰 。
然后周而复始的诞生、毁灭 。8月31日,太阳诞生在这些气体尘埃云中 。9月14日,地球和其他行星 。在太阳诞生后的残余物质中诞生,在诞生的最初10亿年地球饱受摧残,一个直径约是地球1/4的天体与地球相撞,然后分离互相吸引收集着轨道上的岩石碎片,直到最终形成地球的卫星月球,接下来地球吸收了大量冰质彗星物质海洋形成,地球最终冷却了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