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恰当的消费,大学生理财应该怎么做

大学生如何理性消费?
这个话题说说是挺有点意思,但是说出来又咋着,又有几个孩子愿意听并且去按部就班的去做呢?现在的孩子花起钱来那叫一个任性啊,不服不行 。其实,善于理财不是硬学的,更不是别人教会的,是孩子成长环境及成长过程中,内外因共同作用造就的,穷人家的孩子花钱总体来说要比富家子弟理性的多 。女孩子花钱又要比男孩子有计划 。要求孩子上学时要理性消费,现实地说不可能 。
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消费意识?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消费意识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了,经济上比较富裕,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在孩子们身上却失传了 。现在的学生比起父辈来,经济上宽松零花钱多,有的孩子却不知道怎样正确的去花钱,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第一、盲目追求名牌,爱慕虚荣 。在一些孩子眼里流行时髦的就是好的,价格越贵的越是好的,穿鞋穿衣服要名牌,爸妈不给就发脾气 。
由于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中爱慕虚荣,攀比之风也就出来了 。某个同学穿上一件衣服,没几天不少同学也都穿上了这种衣服 。有些用品开始只有少数孩子拥有,后来的许多孩子都有了,他们认为,不管花多少钱,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我不能比别人低 。第二、消费观念不成熟 。初中生由于社会阅历,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反应在消费观上也不成熟 。
许多孩子的零花钱花在吃穿玩上的多,花在学习和其他有益的事情上的却很少,比如有的孩子打游戏,一次可以取十几元钱,但是不愿意捐出一元给经济困难的人 。还有相当于部分孩子在购买东西时不会统筹安排,如内容结构差不多的书,一买就是好几本,等到需要新内容的书籍时又没钱买了,这实质上也是一种浪费 。第三、奢侈现象严重,不知道爱惜物品 。
现在很多孩子每天都有零花钱,口袋里的瓜子、口香糖等小零食不断 。不合口的即使是刚买到的也毫不犹豫的扔掉,浪费本子纸张的现象比比皆是 。学校失物招领处塞满了各种物品小至铅笔,大至衣帽、书包等等 。孩子们不愿意认领这些东西,理由是本来就是旧的,丢了就丢了吧,该买新的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平日里手里没有零花钱,一旦得到就会铺张浪费,不会合理消费 。
以上情况,做家长的应该引起注意,那么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教育呢?【1】对孩子进行吃苦耐劳的品德教育,树立“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的思想 。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使他们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辛勤劳动的结果 。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家里注意,不要娇惯孩子,对他们吃穿用的要求,合理的满足,不合理的不能迁就 。
【2】对孩子的零花钱,要适可而止,并教会孩子合理的使用零花钱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手里的零花钱越来越多,有的孩子一过春节就得到很多压岁钱,有的是几百元甚至几千元 。对于孩子已经拥有的较多的零花钱,也要注意加强指导,教育他们把零花钱积攒起来,有计划的购置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或者用于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
家长们注意教育孩子,钱是父母辛勤劳动的报酬,来之不易,乱花钱,就是对父母的不尊重,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3】不要让孩子滋生攀比心理 。每个家庭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和所需花销情况不尽相同,各家的消费都很难处在一个档次上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与自己的同龄人比思想品质、比学习进步,而不是比吃、比穿、比玩儿 。家长要把艰苦创业,逆境成才的道理说给孩子听,培养他们勤奋朴实的品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