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出自哪个典故,是什么意思?


桃李满天下出自哪个典故,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这一路上 , 会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呢?每天一站 , 即刻出发!前方到站:桃李满天下 。典故“夫春树桃李 , 夏得荫其下 , 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 , 夏不可采其叶 , 秋得其刺焉 。由此观之 , 在所树也 , 今子所树非其人也 。故君子择而后种 。”——《韩诗外传》春秋末期 , 魏文侯在位的时候 , 魏国有一个叫子质的人 , 因为做官犯了罪 , 被驱逐出魏国 。于是 , 他不得不离开魏国 , 辗转来到了赵国 , 见到了赵简子 。他觐见赵简子并说:“我算是看明白了 , 我再也不对别人施恩德了 。”赵简子说:“为什么呢?”子质愤愤不平地说:“魏国朝堂上的士大夫 , 有一半是我培养提拔的 , 在边境驻守的人里 , 也有一半是由我培养提拔的 。可是 , 当我被人诬陷 , 这些朝廷里的士大夫用法律威吓我 , 边境守卫的人拿着武器拦击我 。我已经心灰意冷了 , 所以我不再对别人施恩德了 。”赵简子说:“这是不对的 。如果春天栽种桃李 , 几年后夏天就可以在树下乘凉 , 秋天就可以吃到树上的果实 。但是如果是春天栽种蒺藜 , 夏天就不可以采摘它的叶子 , 秋天也只能得到它长成的刺啊!由此看来 , 结什么样的果实 , 在于栽什么样的种子 。所以君子应该事先选准对象 , 再培养提拔 。”释义比喻推荐的人才或培养的学生很多 , 各地都有 。发稿:烦烦审稿:陶云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