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moral,radically


能量有正负吗?为什么?

Balmoral,radically

文章插图
曾经说过:一些人为了标新立异,把自然科学中的专业名词任意滥用、误用,随便延伸到社会学中 。今天就说说正、负能量 。对于正能量、负能量,一位九十年代受过七年大学物理专业教育的学者,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对负能量的印象非常含糊!最近,我恶补了关于它的知识 。我能告诉大家的是:在物理学中,负能量是一个高深、不常见且饱受争议的理论 。
在经典物理学中,不存在负能量概念 。把这样一个物理学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有什么后果呢?那就是含糊和混乱!把物理学上的正、负能量引入社会学,表现了肇事者和追随者的无知!看了上面这段话,有什么感想?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个书突头的说法!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咬文嚼字!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特色!……只能呵呵~~经常看到有人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等化学概念生搬硬套到社会学中,令人唏嘘!正象以前说过“拐点”的含义,不懂请不要乱说、瞎说、胡说! 。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不想自律”了?
Balmoral,radically

文章插图
如今年轻人学会了慢慢躺下,“自律”一词反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再试图成为广告橱窗里“白瘦美”模板的样子,不再热衷于背单词,或者在乘坐地铁的间隙听外文广播、看几眼“有用”的书 。我们也很难为一些看似从容、高效的生活方式心动,比如早晨七点起床,运动半小时后享用早餐,打扮好后再出门上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似乎对“自律”脱敏了,不再笃信自律的意义,以及那些往往与它捆绑在一起的光鲜亮丽的图片“展示面”,或者要求严苛的标准和清单——的确,如果将“自律”仅仅视作是一种纪律和要求,总让人难有动力去达成 。
但人们是真的完全放弃“自律”了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实际情况往往是“嘴上说着想放弃”,身体却依然诚实挣扎着 。因为对自我、对生活都还有更美好的期待,因为还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一点,过得更从容一点,所以反倒陷入一种痛苦 。因此,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跳脱出过往的偏见与固有印象,试着重新看待“自律”这件事 。01.“自律”为何被曲解了?关于“自律”的迷思,往往与强迫自我、完美主义、挫败感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
【Balmoral,radically】这似乎不难理解 。当下,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加之网络的穿透和放大效应前所未有的显著,“自律”常被塑造成了特定的样子——体重和身形只有达到某种标准才是好的,精致打扮才是美的,闲暇时光和碎片时间被利用起来才是有意义的——除此之外,仿若都是无法掌控自己生活的表现 。但是,假如按照这些通行的样板与标准,自律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来维持,而纵观我们的真实生活,这恰恰对当下的我们来说是非常稀缺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