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微为什么会遗忘,遗忘是不可避免的

【大脑微为什么会遗忘,遗忘是不可避免的】梦是众所周知的,每个人都有 。梦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那么为什么我们醒来后会被遗忘呢?对于过去,有记忆就会有遗忘 。时间久了,记得不会凭空出现,遗忘却无法避免 。更重要的是,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会记住这个词,即使不是全部,至少是一部分 。时间久了,几乎不再遗忘 。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
为什么醒后梦会被遗忘?
感谢邀请 。做梦是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梦是个很稀奇的东西,那为什么我们做梦醒后会被遗忘?人做梦都是因为有第八识的阿赖耶识,是有它的运作,所以我们人人才会去做梦梦有深有浅,深的往往让人回忆不起,梦浅会让人模糊记忆不清,视乎真实,视乎假意,让人傻傻分不清 。提到梦,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验,我们一生都做过多少回梦,但真正要把梦境告诉别人时,却往往又记不清人生数十寒载,稍纵即逝,何常不像是一场短梦,在有限的岁月里,我们能做几场美妙的梦,岂不也是人生的乐事?梦和我们每个人生活极为密切,梦是现实人生延长与充实 。
梦,超越时空的界限梦,泯除人我的对待在时间上梦可以贯联古今,横遍百代,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可以出现在梦中的一刹那,在空间上,梦中可以翻山越岭,神游宇宙,可以遍行无碍于三千大千世界 。在梦中,没有人际的隔阂,我可以称作你,你可以称作我,没有你我他的分别与称谓 。红楼梦里也有句话描述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对于大脑而言,遗忘是不可避免的,对吗?
苏轼有一首很有名的悼亡词,后人对其评价有八个字情意绵绵,字字血泪 。对,就是那首虽距亡妻离世十年之久,亦不绝思念和哀伤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说句实在话,作为一个曾经的准文学女青年,接触到的诗词不在少数,但能够一字不落背下来的,还真的不多,这首除了标题中的什么什么梦之外,其他的,大概可以记忆一辈子,直到疾病或者衰老侵蚀,记忆受损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会记得这首词,哪怕不全,至少,也会记得一部分 。这首词能够跨越时间的界限,其原因,便是调动了人们记忆里共通的情感 。
人这一生从小到大总会经历很多人和事,包括学习在内,有些,可以记忆一辈子,刻骨铭心,如,苏轼隔十年仍思念着亡妻,还有我们轻而易举就能背诵出这首词,有些,只能是如烟云一般,飘散在昨天,像不曾经历过一般,如昨天,或者前天,都见了什么人,吃了什么饭,做了哪些事儿 。是的,对于过往,有记忆,就有遗忘,隔了时间,记得不是凭空而来,而遗忘却是无法避免 。
也就是说,记忆和遗忘是有规律可循的,去通过各种实验寻找其中的规律,也就成了一些人的研究课题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艾宾浩斯,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也成了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他的测试过程就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搜下,直接说结论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每天丢掉固定的几个 。
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 。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当然,这些说的是学习中的事儿,根据这些规律,可以得出来许多的方法,来记住你想要记住的,比如,在接触到新知识之后,过个几天,去重复记忆,或者,把这些知识点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与过往的记忆形成交叉,发生关联,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