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好的十首诗,叶嘉莹张秉戌卫淇霍洪生这四个人哪个人主编的李清照词最好

1,叶嘉莹张秉戌卫淇霍洪生这四个人哪个人主编的李清照词最好叶嘉莹女士,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古代词论融会贯通,对词的赏析精彩,立意独特 。个人认为她主编的最好 。你好!我觉得应该是叶嘉莹的主编的最好 。同是女性,叶嘉莹对于李清照的理解应该更加的细腻和温情 。我看过叶嘉莹主编或者解析的词作和诗歌,都很不错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

李清照最好的十首诗,叶嘉莹张秉戌卫淇霍洪生这四个人哪个人主编的李清照词最好

文章插图
2,李清照最有名的十首诗有哪些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比心]李清照最著名的十首诗词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武陵春·春晚》《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更多9条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比心]李清照最著名的十首诗词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武陵春·春晚》《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更多9条
李清照最好的十首诗,叶嘉莹张秉戌卫淇霍洪生这四个人哪个人主编的李清照词最好

文章插图
3,李清照的十首诗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李清照最好的十首诗,叶嘉莹张秉戌卫淇霍洪生这四个人哪个人主编的李清照词最好】
李清照最好的十首诗,叶嘉莹张秉戌卫淇霍洪生这四个人哪个人主编的李清照词最好

文章插图
4,你喜欢李清照的词吗诗和词有什么区别谢谢!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李清照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诗词流传千古,被称为“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被誉为“千古第一女词人”、“词中皇后”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下面给大家介绍最著名的几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临江仙 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 。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谢谢!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李清照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诗词流传千古,被称为“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被誉为“千古第一女词人”、“词中皇后”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下面给大家介绍最著名的几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临江仙 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 。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这有两个问题须解答,先说说诗和词的区别:(一)、诗歌起源于先秦,盛于唐代,逐渐从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诗发展而来 。其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词起源于隨唐,流行于宋代 。从某些角度上看词是在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等 。(二)、诗是语言的艺术,包含作者思想与情感,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音乐美 。词是一种精巧的语言艺术,在用词写句上更加精益求精,更多轻灵纤柔华丽 。(三)、题材上,诗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社会报负为主要内容,抒发社会性群体共同情感 。如白居易《长恨歌》等 。词在题材上多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抒发的大都是作者个人的情感 。如李淸照《点绛唇·蹴罢秋千》和陆游的《钗头凤》 。(四)、在欣赏传播上,词大都配上乐来演唱,而诗少有 。(五)、诗和词在起源,语言特色,题材内容上有很多不同,但也相互交融,实际上诗词互通,难分你我 。再来说说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 。擅长诗词,绘画,金石,尤以词为精,她的很多词独步古今,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早期多写悠闲生活,晚期悲伤感叹(与自己生活变迁相关) 。李淸照的词我一直都喜欢,年轻时也背记了不少,至今很多词句都能张口就来,常常小颂娱己 。有好事者专门编排了《李清照十首著名的词》计有:《如令梦》《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武陵春》《点绛唇》《诉衷情》《蝶恋花》《绝句》等等 。一5,关于花的诗句有哪些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画菊》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巢《不第后赋菊》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佚名《桃夭》8、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9、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赠范晔诗》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11、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1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1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1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16、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刘彻《秋风辞》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18、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2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2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冕《白梅》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 梅》2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2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26、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27、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2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2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30、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朱庭玉《天净沙·秋》3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32、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东栏梨花》3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6,李清照最有名的十首诗是哪些 01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临江仙 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8、《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9、《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0、《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01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临江仙 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8、《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9、《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0、《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是什么1、《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6、《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7、《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0、《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哪首诗的句子李清照的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 。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 。《清真集》入“中吕调” 。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疏:指稀疏 。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 。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 。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简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 。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 。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 。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 。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 。”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 。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 。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 。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 。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 。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 。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 。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 。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9,李清照的声声慢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处境和心情诗中用的几个叠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词作鉴赏《声声慢》又名《胜胜慢》,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 。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 。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 。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 。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 。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 。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 。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 。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至于“时候”二字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 。“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 。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 。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 。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 。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 。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 。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 。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 。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 。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 。“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 。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 。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 。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 。妙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 。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词起拍便连用十四叠字,既令词家倾倒,也为历代论词者所称道,并公认为这在形式技巧上是奇笔,甚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的确是李清照的独创 。这反映了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 。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 。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 。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 。这种心情,有点近似姜爱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 。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 。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溃、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 。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 。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 。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 。开头三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李清照是在家破人亡离乡背土流离失所的灾难中写的声声慢的.用叠字描写出了深愁惨痛点点滴滴一个愁字多少伤心泪!整首诗都用了悲凉凄惨的调,从作者角度分析,当时正值晚年,一些生活细节也看得如此悲凉,并以此来表现自己痛苦的心境,平实的语句中透的词义却是似浅实深 。上片开笔连用七组叠词字来概括悲切孤苦的心境,奇特而生动 。下片继续借眼前景物来倾诉忧愁,整首诗笼罩在一片凄凉悲苦的氛围当中 。9个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不仅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而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于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