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敢用身份证,为什么不直接使用身份证

身份证很简单,是一种身份证明文件 。按照国家社会保障号的命名规则,居民身份证号应该是唯一标识,所以有人想,为什么不用身份证当社保卡呢?无论黑客还是其他人,一般都不会主动攻击身份证 。现在中老年人是最大的人口群体 。前几年在网上买票,到现在还不习惯 。每次坐火车都是二女儿提前在网上买票,然后我拿着身份证去火车站取票就行了 。对于取票,去年刚习惯,今年又多了一辆带身份证的车 。在这种情况下,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反复适应 。
驾驶证和身份证是同一号码,为什么不直接用身份证代替驾驶证可以降低成本,简化流程?

为什么不敢用身份证,为什么不直接使用身份证

文章插图
【为什么不敢用身份证,为什么不直接使用身份证】这个想法是好的,关键如果把驾驶证集成到身份证里,那么车管所那部分人怎么安排,从上到下那么多几层人员安排到哪去 。每个驾驶证减少的收费怎么弥补?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设计到下岗分流再就业的问题 。还有就是放到身份证里户籍科又增加了工作量,给这些人累坏了怎么办,每天朝九晚五的,中午不能睡午觉咋办?到时候让你开证明咋办,
为什么不把身份证普遍成银行卡,并且每个银行都可以用?
想法很好,但是难以实现,具体的分析就不展开分析了,举个栗子:把所有银行可以看成高校饭堂里面的每个摊位,高校的饭堂摊位都是承包出去的,把学校的饭卡管理机构看成公安机构,统一发的卡相当于身份证 。每日记录数据,各个摊位的刷卡机有多少数目,每月结算一次,你去A摊买肉夹馍,然后去B摊位的机子上去刷卡,A摊位的摊主肯吗?肯定不肯的,相同的,银行间也是这样,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居然用同一张卡,各家银行怎么去算数据,怎么去维护数据?难道一个人在所有银行的存款信息都被共享,这样你肯吗?所以,想法是理想的,实际如果操作起来是不可能的 。
取消原来纸质车票,用身份证坐火车为什么一些人认为更不方便了?
在好的科技手段,老年人才是感觉最不方便的群体,现在的中老年人,才是最大的人口群体,前几年,在网上买车票,我是到现今也没有适应过,每次坐火车,买车票都是我二闺女给我在网上提前买下,然后我就是去火车站用身份证取票,对取票,我才是去年刚刚适应,可今年又多出来个用身份证坐车,这种情况呀我的反复适习个二.三年,如果说稍上年纪的农民老大哥,就更难马上适应了!举个例子,我在北京坐地铁,首先买票对我来说就是道难关,但好在地铁站那些年青服务员的态度特好,每次去北京坐地铁,都是他们过来在机器上帮我把车票买好,然后就是我跟着人流找见乘车的方向 。
社保卡账户既然是以身份证号为唯一标识,为什么不直接使用身份证?
按照国家社会保障编号的命名规则,要以居民的身份证号为唯一标识,于是有的人就想,为什么不把身份证当成社保卡使用呢?这个问题我也确实深入考虑过,想到的答案却是社保卡功能不适合并入身份证,我们现在社保卡使用的是二代IC芯片加密的金融社保卡,保密性极强,附带金融账户功能,可以有100多项用途,附带可以查询办理住房公积金等非人社系统业务用途 。
身份证中也有一个安全芯片,采取的是非接触式读取功能,在10厘米范围内才能读取到信息,目前,我国即将推广使用的第三代社保卡就是非接触式社保卡 。正常来讲,身份证作为一个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可以办理很多业务,不管是社保这样的政务服务、还是银行卡的存取款,如果将所有功能都集合到一起,我们通过身份证可以办理所有政务服务,可以在所有银行的ATM机或者内网系统中使用,这会产生一种什么后果?那就是个人信息泄密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