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人才,太原市人才服务中心

1,太原市人才服务中心 太原人才市场,在五一广场街心公园左侧太原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高新区开启巷11号 邮编:030006

太原人才,太原市人才服务中心

文章插图
2,太原人才市场在什么地方山西省人才市场在并州路广场往南200米,太原人才大市场在广场东侧,如果是社会人士存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如果是毕业生要存在学府街东头的山西毕业生人才市场 。
太原人才,太原市人才服务中心

文章插图
3,太原市人才引进事业编工资待遇怎么样年底有奖金吗我,90后太原人,从小在尖草坪区长大,太原人,都知道尖草坪啥地方吧,说起来尖草坪,无非就是国企,太钢,重工业区 。我父母都是国企职工,国企职工听起来好听,正式工作五险一金,但是背后的辛苦和不公平谁知道 。当年考大学,父母就想让我学一个跟他们单位相关的专业,然后直接毕业进国企,子承父业,但是那种单调,无聊的生活,我真的适应不了 。一辈子都在尖草坪这个没人管没人问的地方待着,眼界都小了许多 。大学不是什么好学校,一个普通二本,毕业以后很迷茫,同学们在外地读书的基本不回来,回来的都是家里安排好工作的,要不就是卖房卖车,当销售,或者在小公司上班 。我因为学的不是理科,国企也进不去,所以只能自己找工作,后来就干了销售 。我其实怎么也没想过会干这行,可是没办法,整个太原市北城,都是国企这种单位,像样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有的话也都在南城,小店,迎泽 。国企没有关系又进不去,所以导致事业编制,公务员考试炙手可热 。这种情况导致我一度认为全国各地所有的城市都是这样,一个好点的工作就这么难 。要不就是找不下,要不就是离家几十公里 。然后说说工作压力和收入,销售在太原算是高收入群体了,拼死拼活的话一个月一万多是有的,但前提是没有自己的一点时间 。当汽车销售的一年时间里,前3个月试用,我还算对车有一定了解,比较感兴趣,2个月就转正了,就太原这个工资,试用期一个月1800,每个月有4天休息日,而且还得请示,都不一定能休息了,不光是销售,我问我好多在私企工作的同学都一样,单休或者是半天休都有,双休寥寥无几 。然后领导说是8点上班,6点半下班,但是下班以后有开不完的会,打不完的电话,作为一个销售我忍了,一个月这样下来,虽然才刚转正,扣了乱七八糟的钱,还能拿到5,6000,这在太原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中等偏上 。资历老点的销售平均一年10万+ 。但是这工作肯定干不长,压力太大我也适应不了,即使这行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所以我决定考研究生,后来辞了工作考研,考到浙江,因为我本科也在山西读的,眼界窄了不知道多少,感觉太原怎么说也是省会,比外边也差不到哪去啊,就不想出去 。但是我他妈去了浙江一年,到现在才发现,人家浙江凭什么发达?山西永远赶不上人家 。首先我去的不是省会杭州,是在浙江排第二的宁波,估计没去过宁波的人对宁波的概念也就停留在宁波汤圆上了(至少我就是这样哈哈哈爱哈哈哈哈哈) 。自然环境就不说了,浙江嘛,空气好是好,就是他妈的夏天太热,又潮湿又热,冬天冷到爆炸,不像太原夏天热也热不了几天,冬天有暖气,气候来说我还是喜欢太原,虽然空气不是特别好,但是最近几年改观了不少 。除了气候和亲戚朋友这几个因素外,我真的找不到任何回太原的理由了 。曾经没有出来的时候,就一直奇怪为什么大家都要出去,去西安,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我觉得太原再不济也是省会吧?还不够你们飞的?然后打脸了 。宁波是计划单列市,也经常被列入新一线城市 。我曾经一度认为宁波是个小地方,去了以后才发现,它有太原的两倍大,人口也是太原的2倍,但是不管是高峰期还是平时,地铁,公交从来没有拥挤过 。一个原因应该是地广人稀 。另一个原因就是公交线路多,而且人家按时发车,有实时公交可以查询 。太原呢?别的不说,看看我高中校门口的25路,高峰期挤都挤不上去,好多公交等一个小时不来,然后一下来两三个,还不能查实时公交,但是这个价钱是真的便宜 。这是一个优势吧 。然后是工作环境,整个宁波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没有那么大压力,不像太原,一种无形的压力时刻笼罩在上空 。在这里盛行的官僚主义在浙江基本看不到,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医院也是,基本不需要排队太久,领导们也都没什么架子,国企在那边寥寥无几,多的是像雅戈尔,贵人鸟,波司登(我是去了才知道这都是宁波的牌子),这种比较大的服装产业还有互联网公司 。自然工作机会要多的多 。收入的话,不说别的,对比一下教师行业,一个初中老师在太原,有编制也就一个月3000多,五险一金,公积金1000差不多了 。宁波初中老师有编制的,5000多,公积金2000起,加上奖金一年到手十几万不是问题 。我问了当地人,都说宁波的福利在浙江都算最好的 。而且研究生毕业就在宁波,除了没有落户限制外,还一次性发2万,在宁波的一些地方买第一套房子补贴房价的百分之35,最高25万,反观太原呢,取消户籍限制,发一万吧好像 。我不知道太原拿什么吸引毕业生 。而且房价也就1万5到3万,很多地方跟太原房价差不多 。真的不出去不知道,出去以后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回来了,我去的还不算一个一线城市,去一线城市的当然更不愿意回来了 。我,90后太原人,从小在尖草坪区长大,太原人,都知道尖草坪啥地方吧,说起来尖草坪,无非就是国企,太钢,重工业区 。我父母都是国企职工,国企职工听起来好听,正式工作五险一金,但是背后的辛苦和不公平谁知道 。当年考大学,父母就想让我学一个跟他们单位相关的专业,然后直接毕业进国企,子承父业,但是那种单调,无聊的生活,我真的适应不了 。一辈子都在尖草坪这个没人管没人问的地方待着,眼界都小了许多 。大学不是什么好学校,一个普通二本,毕业以后很迷茫,同学们在外地读书的基本不回来,回来的都是家里安排好工作的,要不就是卖房卖车,当销售,或者在小公司上班 。我因为学的不是理科,国企也进不去,所以只能自己找工作,后来就干了销售 。我其实怎么也没想过会干这行,可是没办法,整个太原市北城,都是国企这种单位,像样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有的话也都在南城,小店,迎泽 。国企没有关系又进不去,所以导致事业编制,公务员考试炙手可热 。这种情况导致我一度认为全国各地所有的城市都是这样,一个好点的工作就这么难 。要不就是找不下,要不就是离家几十公里 。然后说说工作压力和收入,销售在太原算是高收入群体了,拼死拼活的话一个月一万多是有的,但前提是没有自己的一点时间 。当汽车销售的一年时间里,前3个月试用,我还算对车有一定了解,比较感兴趣,2个月就转正了,就太原这个工资,试用期一个月1800,每个月有4天休息日,而且还得请示,都不一定能休息了,不光是销售,我问我好多在私企工作的同学都一样,单休或者是半天休都有,双休寥寥无几 。然后领导说是8点上班,6点半下班,但是下班以后有开不完的会,打不完的电话,作为一个销售我忍了,一个月这样下来,虽然才刚转正,扣了乱七八糟的钱,还能拿到5,6000,这在太原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中等偏上 。资历老点的销售平均一年10万+ 。但是这工作肯定干不长,压力太大我也适应不了,即使这行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所以我决定考研究生,后来辞了工作考研,考到浙江,因为我本科也在山西读的,眼界窄了不知道多少,感觉太原怎么说也是省会,比外边也差不到哪去啊,就不想出去 。但是我他妈去了浙江一年,到现在才发现,人家浙江凭什么发达?山西永远赶不上人家 。首先我去的不是省会杭州,是在浙江排第二的宁波,估计没去过宁波的人对宁波的概念也就停留在宁波汤圆上了(至少我就是这样哈哈哈爱哈哈哈哈哈) 。自然环境就不说了,浙江嘛,空气好是好,就是他妈的夏天太热,又潮湿又热,冬天冷到爆炸,不像太原夏天热也热不了几天,冬天有暖气,气候来说我还是喜欢太原,虽然空气不是特别好,但是最近几年改观了不少 。除了气候和亲戚朋友这几个因素外,我真的找不到任何回太原的理由了 。曾经没有出来的时候,就一直奇怪为什么大家都要出去,去西安,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我觉得太原再不济也是省会吧?还不够你们飞的?然后打脸了 。宁波是计划单列市,也经常被列入新一线城市 。我曾经一度认为宁波是个小地方,去了以后才发现,它有太原的两倍大,人口也是太原的2倍,但是不管是高峰期还是平时,地铁,公交从来没有拥挤过 。一个原因应该是地广人稀 。另一个原因就是公交线路多,而且人家按时发车,有实时公交可以查询 。太原呢?别的不说,看看我高中校门口的25路,高峰期挤都挤不上去,好多公交等一个小时不来,然后一下来两三个,还不能查实时公交,但是这个价钱是真的便宜 。这是一个优势吧 。然后是工作环境,整个宁波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没有那么大压力,不像太原,一种无形的压力时刻笼罩在上空 。在这里盛行的官僚主义在浙江基本看不到,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医院也是,基本不需要排队太久,领导们也都没什么架子,国企在那边寥寥无几,多的是像雅戈尔,贵人鸟,波司登(我是去了才知道这都是宁波的牌子),这种比较大的服装产业还有互联网公司 。自然工作机会要多的多 。收入的话,不说别的,对比一下教师行业,一个初中老师在太原,有编制也就一个月3000多,五险一金,公积金1000差不多了 。宁波初中老师有编制的,5000多,公积金2000起,加上奖金一年到手十几万不是问题 。我问了当地人,都说宁波的福利在浙江都算最好的 。而且研究生毕业就在宁波,除了没有落户限制外,还一次性发2万,在宁波的一些地方买第一套房子补贴房价的百分之35,最高25万,反观太原呢,取消户籍限制,发一万吧好像 。我不知道太原拿什么吸引毕业生 。而且房价也就1万5到3万,很多地方跟太原房价差不多 。真的不出去不知道,出去以后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回来了,我去的还不算一个一线城市,去一线城市的当然更不愿意回来了 。我刚好有几个同学前两年参加了太原市人才引进,顺利考上了太原市的事业单位,目前他们已经工作了一年多了,下面我就谈谈太原市人才引进事业编的待遇情况 。同学一:考上太原市小店区事业单位,待遇不错我一个研究生同学毕业于985大学,双一流大学研究生学历,2019年的时候参加了太原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当时他报考的是市直单位,没有考上 。后来,我同学被调剂到小店区的一个小学,目前在太原市的小店区当老师,没想法他的工资待遇并不低,并不比市直单位低 。如下图所示,这是太原市小店区的小学教师的待遇情况,每个月的到手工资不高,只有3000块钱,年底还有一万出头的绩效 。不过小店区的财政实力非常不错,财政收入非常高,当地教师事业编除了每个月的到手收入以外,还有双拥奖,考核奖和精神文明奖,这三个奖项加起来达到了三四万 。所以,太原市小店区教师事业编一年的到手收入可达8-9万,加上每个月900左右的双边公积金,一年的综合收入可达10万左右 。太原市某市直单位事业编待遇如下图所示,这是太原市某市直单位事业编的待遇情况,有的硕士研究生到单位直接享受副科级待遇 。每个月到手基本工资大概3000左右,一个月双边公积金一共900左右,此外还有一年3000多的取暖费补贴,双拥奖,精神文明奖等 。因此太原市市直单位事业编一年的到手收入大概7万左右,加上每个月的双边公积金,一年的综合收入大概8万以上,这样的待遇还不错 。太原市古交市事业编待遇太原市古交市事业编待遇并不高,刚刚参加工作的职工一个月到手工资大概2500左右,年底绩效一共6000,一年的文明奖7000 。每年10月份发取暖费补贴,一共3000出头,年底的十三薪大概2300,一年的到手收入大概4.7万,平均一个月到手大概4000左右 。太原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有不错的安家费和生活补贴另外,太原市近几年对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研究生有非常高的人才补贴和安家费,而且补贴力度非常大 。如下图所示,太原市针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每个月补贴3000,连续补贴5年,五年累计补贴18万 。而且工作满五年还有10万的购房补贴,加上上面的生活补贴,五年相当于双一流大学硕士可以获得将近30万的补贴,这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总结总得来说,太原市人才引进事业编待遇还可以,虽然太原市事业编待遇远不如东南沿海地区,但是一年的综合收入也有8万左右,平均下来一个月六七千 。不过太原市各个地区由于财政实力不同,不同地区事业编待遇有一定差异 。相对来说太原市的市直单位事业编待遇和小店区事业编待遇最高,其他几个地区事业编待遇可能要低一些 。而太原市的平均工资也不过4000左右,因此太原市事业编待遇还是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的 。太原市的人才补贴力度非常大,尤其双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五年可以累计获得将近30万的补贴,非常不错!我,90后太原人,从小在尖草坪区长大,太原人,都知道尖草坪啥地方吧,说起来尖草坪,无非就是国企,太钢,重工业区 。我父母都是国企职工,国企职工听起来好听,正式工作五险一金,但是背后的辛苦和不公平谁知道 。当年考大学,父母就想让我学一个跟他们单位相关的专业,然后直接毕业进国企,子承父业,但是那种单调,无聊的生活,我真的适应不了 。一辈子都在尖草坪这个没人管没人问的地方待着,眼界都小了许多 。大学不是什么好学校,一个普通二本,毕业以后很迷茫,同学们在外地读书的基本不回来,回来的都是家里安排好工作的,要不就是卖房卖车,当销售,或者在小公司上班 。我因为学的不是理科,国企也进不去,所以只能自己找工作,后来就干了销售 。我其实怎么也没想过会干这行,可是没办法,整个太原市北城,都是国企这种单位,像样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有的话也都在南城,小店,迎泽 。国企没有关系又进不去,所以导致事业编制,公务员考试炙手可热 。这种情况导致我一度认为全国各地所有的城市都是这样,一个好点的工作就这么难 。要不就是找不下,要不就是离家几十公里 。然后说说工作压力和收入,销售在太原算是高收入群体了,拼死拼活的话一个月一万多是有的,但前提是没有自己的一点时间 。当汽车销售的一年时间里,前3个月试用,我还算对车有一定了解,比较感兴趣,2个月就转正了,就太原这个工资,试用期一个月1800,每个月有4天休息日,而且还得请示,都不一定能休息了,不光是销售,我问我好多在私企工作的同学都一样,单休或者是半天休都有,双休寥寥无几 。然后领导说是8点上班,6点半下班,但是下班以后有开不完的会,打不完的电话,作为一个销售我忍了,一个月这样下来,虽然才刚转正,扣了乱七八糟的钱,还能拿到5,6000,这在太原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中等偏上 。资历老点的销售平均一年10万+ 。但是这工作肯定干不长,压力太大我也适应不了,即使这行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所以我决定考研究生,后来辞了工作考研,考到浙江,因为我本科也在山西读的,眼界窄了不知道多少,感觉太原怎么说也是省会,比外边也差不到哪去啊,就不想出去 。但是我他妈去了浙江一年,到现在才发现,人家浙江凭什么发达?山西永远赶不上人家 。首先我去的不是省会杭州,是在浙江排第二的宁波,估计没去过宁波的人对宁波的概念也就停留在宁波汤圆上了(至少我就是这样哈哈哈爱哈哈哈哈哈) 。自然环境就不说了,浙江嘛,空气好是好,就是他妈的夏天太热,又潮湿又热,冬天冷到爆炸,不像太原夏天热也热不了几天,冬天有暖气,气候来说我还是喜欢太原,虽然空气不是特别好,但是最近几年改观了不少 。除了气候和亲戚朋友这几个因素外,我真的找不到任何回太原的理由了 。曾经没有出来的时候,就一直奇怪为什么大家都要出去,去西安,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我觉得太原再不济也是省会吧?还不够你们飞的?然后打脸了 。宁波是计划单列市,也经常被列入新一线城市 。我曾经一度认为宁波是个小地方,去了以后才发现,它有太原的两倍大,人口也是太原的2倍,但是不管是高峰期还是平时,地铁,公交从来没有拥挤过 。一个原因应该是地广人稀 。另一个原因就是公交线路多,而且人家按时发车,有实时公交可以查询 。太原呢?别的不说,看看我高中校门口的25路,高峰期挤都挤不上去,好多公交等一个小时不来,然后一下来两三个,还不能查实时公交,但是这个价钱是真的便宜 。这是一个优势吧 。然后是工作环境,整个宁波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没有那么大压力,不像太原,一种无形的压力时刻笼罩在上空 。在这里盛行的官僚主义在浙江基本看不到,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医院也是,基本不需要排队太久,领导们也都没什么架子,国企在那边寥寥无几,多的是像雅戈尔,贵人鸟,波司登(我是去了才知道这都是宁波的牌子),这种比较大的服装产业还有互联网公司 。自然工作机会要多的多 。收入的话,不说别的,对比一下教师行业,一个初中老师在太原,有编制也就一个月3000多,五险一金,公积金1000差不多了 。宁波初中老师有编制的,5000多,公积金2000起,加上奖金一年到手十几万不是问题 。我问了当地人,都说宁波的福利在浙江都算最好的 。而且研究生毕业就在宁波,除了没有落户限制外,还一次性发2万,在宁波的一些地方买第一套房子补贴房价的百分之35,最高25万,反观太原呢,取消户籍限制,发一万吧好像 。我不知道太原拿什么吸引毕业生 。而且房价也就1万5到3万,很多地方跟太原房价差不多 。真的不出去不知道,出去以后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回来了,我去的还不算一个一线城市,去一线城市的当然更不愿意回来了 。我,90后太原人,从小在尖草坪区长大,太原人,都知道尖草坪啥地方吧,说起来尖草坪,无非就是国企,太钢,重工业区 。我父母都是国企职工,国企职工听起来好听,正式工作五险一金,但是背后的辛苦和不公平谁知道 。当年考大学,父母就想让我学一个跟他们单位相关的专业,然后直接毕业进国企,子承父业,但是那种单调,无聊的生活,我真的适应不了 。一辈子都在尖草坪这个没人管没人问的地方待着,眼界都小了许多 。大学不是什么好学校,一个普通二本,毕业以后很迷茫,同学们在外地读书的基本不回来,回来的都是家里安排好工作的,要不就是卖房卖车,当销售,或者在小公司上班 。我因为学的不是理科,国企也进不去,所以只能自己找工作,后来就干了销售 。我其实怎么也没想过会干这行,可是没办法,整个太原市北城,都是国企这种单位,像样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有的话也都在南城,小店,迎泽 。国企没有关系又进不去,所以导致事业编制,公务员考试炙手可热 。这种情况导致我一度认为全国各地所有的城市都是这样,一个好点的工作就这么难 。要不就是找不下,要不就是离家几十公里 。然后说说工作压力和收入,销售在太原算是高收入群体了,拼死拼活的话一个月一万多是有的,但前提是没有自己的一点时间 。当汽车销售的一年时间里,前3个月试用,我还算对车有一定了解,比较感兴趣,2个月就转正了,就太原这个工资,试用期一个月1800,每个月有4天休息日,而且还得请示,都不一定能休息了,不光是销售,我问我好多在私企工作的同学都一样,单休或者是半天休都有,双休寥寥无几 。然后领导说是8点上班,6点半下班,但是下班以后有开不完的会,打不完的电话,作为一个销售我忍了,一个月这样下来,虽然才刚转正,扣了乱七八糟的钱,还能拿到5,6000,这在太原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中等偏上 。资历老点的销售平均一年10万+ 。但是这工作肯定干不长,压力太大我也适应不了,即使这行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所以我决定考研究生,后来辞了工作考研,考到浙江,因为我本科也在山西读的,眼界窄了不知道多少,感觉太原怎么说也是省会,比外边也差不到哪去啊,就不想出去 。但是我他妈去了浙江一年,到现在才发现,人家浙江凭什么发达?山西永远赶不上人家 。首先我去的不是省会杭州,是在浙江排第二的宁波,估计没去过宁波的人对宁波的概念也就停留在宁波汤圆上了(至少我就是这样哈哈哈爱哈哈哈哈哈) 。自然环境就不说了,浙江嘛,空气好是好,就是他妈的夏天太热,又潮湿又热,冬天冷到爆炸,不像太原夏天热也热不了几天,冬天有暖气,气候来说我还是喜欢太原,虽然空气不是特别好,但是最近几年改观了不少 。除了气候和亲戚朋友这几个因素外,我真的找不到任何回太原的理由了 。曾经没有出来的时候,就一直奇怪为什么大家都要出去,去西安,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我觉得太原再不济也是省会吧?还不够你们飞的?然后打脸了 。宁波是计划单列市,也经常被列入新一线城市 。我曾经一度认为宁波是个小地方,去了以后才发现,它有太原的两倍大,人口也是太原的2倍,但是不管是高峰期还是平时,地铁,公交从来没有拥挤过 。一个原因应该是地广人稀 。另一个原因就是公交线路多,而且人家按时发车,有实时公交可以查询 。太原呢?别的不说,看看我高中校门口的25路,高峰期挤都挤不上去,好多公交等一个小时不来,然后一下来两三个,还不能查实时公交,但是这个价钱是真的便宜 。这是一个优势吧 。然后是工作环境,整个宁波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没有那么大压力,不像太原,一种无形的压力时刻笼罩在上空 。在这里盛行的官僚主义在浙江基本看不到,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医院也是,基本不需要排队太久,领导们也都没什么架子,国企在那边寥寥无几,多的是像雅戈尔,贵人鸟,波司登(我是去了才知道这都是宁波的牌子),这种比较大的服装产业还有互联网公司 。自然工作机会要多的多 。收入的话,不说别的,对比一下教师行业,一个初中老师在太原,有编制也就一个月3000多,五险一金,公积金1000差不多了 。宁波初中老师有编制的,5000多,公积金2000起,加上奖金一年到手十几万不是问题 。我问了当地人,都说宁波的福利在浙江都算最好的 。而且研究生毕业就在宁波,除了没有落户限制外,还一次性发2万,在宁波的一些地方买第一套房子补贴房价的百分之35,最高25万,反观太原呢,取消户籍限制,发一万吧好像 。我不知道太原拿什么吸引毕业生 。而且房价也就1万5到3万,很多地方跟太原房价差不多 。真的不出去不知道,出去以后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回来了,我去的还不算一个一线城市,去一线城市的当然更不愿意回来了 。我刚好有几个同学前两年参加了太原市人才引进,顺利考上了太原市的事业单位,目前他们已经工作了一年多了,下面我就谈谈太原市人才引进事业编的待遇情况 。同学一:考上太原市小店区事业单位,待遇不错我一个研究生同学毕业于985大学,双一流大学研究生学历,2019年的时候参加了太原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当时他报考的是市直单位,没有考上 。后来,我同学被调剂到小店区的一个小学,目前在太原市的小店区当老师,没想法他的工资待遇并不低,并不比市直单位低 。如下图所示,这是太原市小店区的小学教师的待遇情况,每个月的到手工资不高,只有3000块钱,年底还有一万出头的绩效 。不过小店区的财政实力非常不错,财政收入非常高,当地教师事业编除了每个月的到手收入以外,还有双拥奖,考核奖和精神文明奖,这三个奖项加起来达到了三四万 。所以,太原市小店区教师事业编一年的到手收入可达8-9万,加上每个月900左右的双边公积金,一年的综合收入可达10万左右 。太原市某市直单位事业编待遇如下图所示,这是太原市某市直单位事业编的待遇情况,有的硕士研究生到单位直接享受副科级待遇 。每个月到手基本工资大概3000左右,一个月双边公积金一共900左右,此外还有一年3000多的取暖费补贴,双拥奖,精神文明奖等 。因此太原市市直单位事业编一年的到手收入大概7万左右,加上每个月的双边公积金,一年的综合收入大概8万以上,这样的待遇还不错 。太原市古交市事业编待遇太原市古交市事业编待遇并不高,刚刚参加工作的职工一个月到手工资大概2500左右,年底绩效一共6000,一年的文明奖7000 。每年10月份发取暖费补贴,一共3000出头,年底的十三薪大概2300,一年的到手收入大概4.7万,平均一个月到手大概4000左右 。太原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有不错的安家费和生活补贴另外,太原市近几年对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研究生有非常高的人才补贴和安家费,而且补贴力度非常大 。如下图所示,太原市针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每个月补贴3000,连续补贴5年,五年累计补贴18万 。而且工作满五年还有10万的购房补贴,加上上面的生活补贴,五年相当于双一流大学硕士可以获得将近30万的补贴,这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总结总得来说,太原市人才引进事业编待遇还可以,虽然太原市事业编待遇远不如东南沿海地区,但是一年的综合收入也有8万左右,平均下来一个月六七千 。不过太原市各个地区由于财政实力不同,不同地区事业编待遇有一定差异 。相对来说太原市的市直单位事业编待遇和小店区事业编待遇最高,其他几个地区事业编待遇可能要低一些 。而太原市的平均工资也不过4000左右,因此太原市事业编待遇还是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的 。太原市的人才补贴力度非常大,尤其双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五年可以累计获得将近30万的补贴,非常不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