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dma平台什么意思,投产领克/吉利高端车

再谈吉利 。第三,底盘方面,国外的平台化模块化搞了很多年了,国内也就吉利做出来个CMA平台,其他公司都没有做出可以一提的产品 。一等奖!吉利汽车"1.5T 7DCT高性能动力总成平台"项目拿下"车界诺贝尔奖"——2020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能!这是覆盖5种动力技术的全能型平台,满足A0到B级车型的动力需求 。
杭州湾工厂二期一般定义为杭州湾第二工厂或DMA工厂,建于2018年、投产于2019年,投资约130亿元,占地面积1100亩,产能为30万辆/年 。
长安CS55,吉利博越,哈弗H6哪个的底盘好?
这三款车的底盘都说是自主研发,但是究其根本,其实都是仿造的合资品牌 。比如CS55,底盘用的是长安逸动的,逸动的底盘又是源自现代悦动,现代IX35和悦动同平台,所以CS55基本和IX35的底盘应该差不多 。H6就更不用说了,本田现在还在琢磨着和长城打官司呢,H6很大程度上仿造了CRV,包括底盘 。但不得不说长城在底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有比较深厚的技术储备,所以虽是仿造,也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改进,比如解决了CRV后桥偏软的问题 。
博越的底盘仿造了老款RAV4,抬起底盘可以看到,完全继承了RAV4的凌乱和无序,所有的管线就和绕肠子一样盘在底盘下面 。从底盘的设计方面,最差的是博越 。再说驾乘感受,H6使用的双叉臂独立悬挂,结构比较复杂,对厂家技术要求更高,同时价格成本也更高 。所以过颠簸路面的舒适性,稳定性和支撑性,H6要比CS55和博越要更好一点 。
吉利、奇瑞、长安、比亚迪,按技术先进程度排序,该怎样排?为什么?
先谈奇瑞 。别看奇瑞这几年销量不行,但在早几年奇瑞的技术确实是国内主机厂里最好的 。在汽车行业内,奇瑞的技术早几年是公认的No.1,被誉为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不少后来发展起来的主机厂比如吉利、长城等,其研发中高层很多都是来自奇瑞 。为什么,因为奇瑞是最早一批从事汽车工业的企业,且注重人才培养,早期送出去了几批的潜力苗子去美国戴姆勒还是福特学习,回来后都相继成为了目前国内研发的中坚 。
还有一点,就是奇瑞注重的是基础研发与技术积累,它在NVH、CAE分析等性能研究方向一直是国内领先 。只不过奇瑞早年不注重造型设计,生产出来的汽车都是叫好不叫座,也白白断送了国内销量老大的位置 。再谈吉利 。这两年吉利确实风生水起,收购了沃尔沃以后对沃尔沃开放技术的吸收转化做得淋漓尽致 。李书福董事长的打法是通过收购消化吸收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
这一招还真灵验了,这两年吉利的技术突飞猛进,一方面得益于愿意花高价去聘请行业专家,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技术吸收 。从目前来看,吉利的技术应该是国内主机厂里最平均的,没有短板,它的研发中心软硬件投入都是国内含合资厂在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包括自己的碰撞实验室每天至少碰撞1辆车来验证其安全性,动力系统副总裁王瑞平又是国际响当当的动力总成专家,短板不上来了,吉利的技术就整体上来了 。
这从吉利目前投放到市场上的车辆的整体市场反馈评价中,就能够切身感受 。再谈比亚迪 。众所周知,比亚迪的核心优势在电动新能源领域 。事实上比亚迪集团的整体战略在做调整,他们目前把资源在往电池领域以及电动公交车、云轨道交通这方面倾斜,因此在汽车领域的资源自然就减少了 。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汽车目前的销量基本都在百位、千位数,且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这与比亚迪的整体战略转型分不开 。
比亚迪每年招收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如果论整体技术,比亚迪不比奇瑞、吉利,但就新能源来讲,由于王传福本身就是电池专家出身,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还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即使吉利近两年在新能源领域加大了投入,技术能力仍然比不过比亚迪 。最后谈一下长安 。长安其实从很早开始就两条腿走路,SUV和轿车的发展都很平均,这也是长安在去年前年吉利还没今年这么销量突飞猛进之前,霸占着TOP Sale的原因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