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什么化,奇瑞捷途大圣实车谍照再曝

那么,《西游记》中的“化胡为佛”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佛教的传入与老子化胡为佛《后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天竺国,又名身毒国 。《西游记》中的“化胡为佛”,虽然也有这样的寓意 。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说的就是这件事 。以《西游记》这样的写法,其实也是升级版的“化胡为佛” 。
《西游记》太上老君化胡为佛,请问这里化胡为佛是什么意思?

大圣什么化,奇瑞捷途大圣实车谍照再曝

文章插图
老君化胡为佛,其实是老子“化胡为佛” 。就《西游记》而言,是老君改造佛教的意思 。而在一些道教传说中,却是老子创立佛教 。我觉得,道教的传说是一种自我宽慰的精神胜利法 。《西游记》中的“化胡为佛”,虽然也有这样的寓意 。但是,却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境界 。那么,《西游记》中的“化胡为佛”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佛教的传入与老子化胡为佛《后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天竺国,又名身毒国 。
身毒国“修浮屠道,不杀伐,遂以成俗” 。相传汉明帝梦见金人,这个金人非常高大,头顶有光明 。明帝请群臣圆梦,其中一人说:“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于是,汉明帝“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 。”东汉永平十年(67年),使者迎回了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来到洛阳,用白马驮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 。
明帝建白马寺,供其翻译《二十四章经》 。这是有史料记载的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也就是公元67年 。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人“西天拜佛求经”了,而且,还是皇帝亲自派出的取经人 。佛教传入之后,信徒不多,最先信奉其术的是楚王刘英 。到了东汉末年,“桓帝好神,数祀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 。汉明帝取回真经,汉桓帝时才得以传播,其中原因并不是汉朝时期百姓不信教,而是自百家争鸣以来,都是信奉的本土百家,尤其以儒教、道教为甚 。
因为汉桓帝同时信奉东西方神,这才让佛教逐渐传入民间,并且越来越兴盛 。这就是范晔所说的“汉自楚英始盛斋戒之祀,桓帝又修华盖之饰” 。面对这种局面,道教坐不住了,开始发起与佛教的论辩 。最早记载佛道论辩的,是《魏略》 。《魏略·西戎传》中说,《浮屠》、《老子》相出入 。也就是说,《浮屠》所载出自《老子》 。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合有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 。
”胡,指的就是“西戎”人,当时称西域人都叫“胡” 。也就是说,老子出函谷来到西域,收胡人中信浮屠教信徒为弟子,教习的恐怕就是道教了 。佛教因道教而诞生,这就是最早的“老子化胡为佛”的出处 。但是,这一说却自相矛盾,以《后汉书》的说法,天竺国早就修“浮屠道”,《魏略》也说的是“教浮屠属弟子”,别人已经有佛教了,而且也已经“成俗”,还等老子去“化”吗?历代佛道大论战虽然《魏略》语焉不详(鱼豢自己也说“不能详载”),但老子“教浮屠属弟子”之说,则成了道家抵抗佛教的典籍来源之一 。
自汉桓帝以后,佛教逐渐兴盛,开始出现佛道之争 。东晋末年,道士王浮首先站了出来,与沙门高僧帛远展开激烈辩论,但是“王浮屡屈焉” 。王浮屡次理屈词穷,但心中万分不服,便改《西域传》为《老子化胡经》,沿用《魏略》之说,坚持佛教是道教的徒弟,是“老子化胡为佛” 。道教著书立说,沙门也绝不退让,这就转战到了北魏时期 。

推荐阅读